【单穴功用】
天突,又名玉户、天瞿。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之经穴,任脉与督脉之交会穴。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居胸腔之上,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喉中水鸣声、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食、呕吐、噎膈、黄疸、瘿瘤(甲状腺肿大)、肺痈。
列缺,又名童玄、腕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也是四总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咳嗽、气喘、呃逆、水肿、手腕无力、感冒发热、热病瘛疭、小儿惊痫。
【伍用功能】
天突为任脉经穴,居于咽喉近处,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清利咽喉、通窍开音之功;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之效。
天突为病所取穴;列缺为循经远道配穴。二穴伍用,通调任脉经气,宣肺理气,清利咽喉之功益彰。
【主治】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湿凝聚,痰气互结,聚于咽部所致。症见自觉咽喉如梅核堵塞,亦即《金匮要略》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兼见胸脘痞闷,气郁不畅,恶心,呃逆。
【操作法】
天突:正坐仰靠,于璇玑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处取穴。斜刺0.5 1寸。
列缺: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 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向肘部斜刺0.2 0.3寸。
【经验】
天突—列缺伍用,以治梅核气(类似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症球)为主,亦可用于慢性咽喉炎诸症。证属阴虚火旺,津不上承者,可与照海穴参合,以增强滋肾阴、利咽喉之功。列缺、照海伍用,乃是八脉交会穴配穴法之一种,专治喉胸肺之疾,故疗效佳也。
另外,病程日久,为尽快解除病痛,亦常与调气汤(桔梗、枳壳、杏仁、薤白)参合。盖桔梗行上,枳壳下降,薤白行左,杏仁行右,四者相合,相得益彰,平调升降,燮理气机,开胸顺气,行气消胀,祛瘀散结之力倍增。
2022-05-24
天突,又名玉户、天瞿。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之经穴,任脉与督脉之交会穴。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居胸腔之上,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喉中水鸣声、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食、呕吐、噎膈、黄疸、瘿瘤(甲状腺肿大)、肺痈。
列缺,又名童玄、腕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也是四总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咳嗽、气喘、呃逆、水肿、手腕无力、感冒发热、热病瘛疭、小儿惊痫。
【伍用功能】
天突为任脉经穴,居于咽喉近处,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清利咽喉、通窍开音之功;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之效。
天突为病所取穴;列缺为循经远道配穴。二穴伍用,通调任脉经气,宣肺理气,清利咽喉之功益彰。
【主治】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湿凝聚,痰气互结,聚于咽部所致。症见自觉咽喉如梅核堵塞,亦即《金匮要略》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兼见胸脘痞闷,气郁不畅,恶心,呃逆。
【操作法】
天突:正坐仰靠,于璇玑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处取穴。斜刺0.5 1寸。
列缺: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 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向肘部斜刺0.2 0.3寸。
【经验】
天突—列缺伍用,以治梅核气(类似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症球)为主,亦可用于慢性咽喉炎诸症。证属阴虚火旺,津不上承者,可与照海穴参合,以增强滋肾阴、利咽喉之功。列缺、照海伍用,乃是八脉交会穴配穴法之一种,专治喉胸肺之疾,故疗效佳也。
另外,病程日久,为尽快解除病痛,亦常与调气汤(桔梗、枳壳、杏仁、薤白)参合。盖桔梗行上,枳壳下降,薤白行左,杏仁行右,四者相合,相得益彰,平调升降,燮理气机,开胸顺气,行气消胀,祛瘀散结之力倍增。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