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穴功用】
天突,又名玉户、天瞿。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之经穴,任脉与督脉之交会穴。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居胸腔之上,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喉中水鸣声、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食、呕吐、噎膈、黄疸、瘿瘤(甲状腺肿大)、肺痈。
膻中,又名元儿、元见、上气海、胸堂。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任脉经气所发,穴居两乳之间,为宗气之海,又善治气病,故称气之会穴。又是心包络之募穴,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调气降逆、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宽胸利膈之功。用于治疗气短、哮喘、肺痈、咳嗽、唾脓、咯血、心胸疼痛、心中懊 、噎膈、妇人乳汁少、脏躁、尸厥、冠心病心绞痛。
【伍用功能】
天突穴居胸腔之上,其气以通为顺,功专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
膻中位于两乳之间,正处胸之中央,善调胸中大气,以理气散瘀,宽胸利膈,降气平喘,清肺化痰。
天突以宣通为主;膻中以宣降为要。二穴合用,宣调心肺之气,开瘀散结,下气平喘,安神定志之功益彰。
【主治】
1.咳嗽气短、胸闷痰盛、咳吐不易等症。
2.哮喘诸症。
3.气厥诸症。
4.梅核气。
【操作法】
天突:正坐仰靠,于璇玑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处取穴。针尖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向下方斜刺1 1.2寸。
膻中:仰卧,男性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针尖沿皮向下斜刺0.3 0.5寸。
【经验】
天突—膻中伍用,出自《玉龙赋》:"天突、膻中医喘嗽。"《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盖咳喘一症,多以痰饮为患。咳喘发作,亦是痰随气升,阻塞气道之故。治疗大法,以顺气祛痰为先,故以天突通气导痰,以膻中降逆化痰,二穴合用,下气平喘甚捷。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创治痰厥点天突法云:"点时屈手拇指(指甲长者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高式国先生以中指点按天突穴治疗大怒气厥之证,每获捷效,可见张氏之法灵验矣。
吕老认为:张氏治痰厥点天突穴法,就是指针疗法。所谓指针疗法,即以指代针是也。它适用于各种急性病证,在无针具的情况下,均宜选用,往往可收急救之功。运用指针时,要掌握刺激强度与持续时间,不可突然用力,或指甲强力切压,否则遗留后遗感较甚。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患者自觉咽部如有梅核堵塞(亦即《金匮要略》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常兼见胸脘痞闷,气郁不畅,呃逆恶心。多见于癔症、慢性咽炎等。可针药并施,口服调气汤(桔梗、枳壳、杏仁、薤白)合半夏厚朴汤。
2022-06-23
天突,又名玉户、天瞿。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之经穴,任脉与督脉之交会穴。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居胸腔之上,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喉中水鸣声、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食、呕吐、噎膈、黄疸、瘿瘤(甲状腺肿大)、肺痈。
膻中,又名元儿、元见、上气海、胸堂。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任脉经气所发,穴居两乳之间,为宗气之海,又善治气病,故称气之会穴。又是心包络之募穴,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调气降逆、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宽胸利膈之功。用于治疗气短、哮喘、肺痈、咳嗽、唾脓、咯血、心胸疼痛、心中懊 、噎膈、妇人乳汁少、脏躁、尸厥、冠心病心绞痛。
【伍用功能】
天突穴居胸腔之上,其气以通为顺,功专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
膻中位于两乳之间,正处胸之中央,善调胸中大气,以理气散瘀,宽胸利膈,降气平喘,清肺化痰。
天突以宣通为主;膻中以宣降为要。二穴合用,宣调心肺之气,开瘀散结,下气平喘,安神定志之功益彰。
【主治】
1.咳嗽气短、胸闷痰盛、咳吐不易等症。
2.哮喘诸症。
3.气厥诸症。
4.梅核气。
【操作法】
天突:正坐仰靠,于璇玑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处取穴。针尖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向下方斜刺1 1.2寸。
膻中:仰卧,男性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针尖沿皮向下斜刺0.3 0.5寸。
【经验】
天突—膻中伍用,出自《玉龙赋》:"天突、膻中医喘嗽。"《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盖咳喘一症,多以痰饮为患。咳喘发作,亦是痰随气升,阻塞气道之故。治疗大法,以顺气祛痰为先,故以天突通气导痰,以膻中降逆化痰,二穴合用,下气平喘甚捷。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创治痰厥点天突法云:"点时屈手拇指(指甲长者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高式国先生以中指点按天突穴治疗大怒气厥之证,每获捷效,可见张氏之法灵验矣。
吕老认为:张氏治痰厥点天突穴法,就是指针疗法。所谓指针疗法,即以指代针是也。它适用于各种急性病证,在无针具的情况下,均宜选用,往往可收急救之功。运用指针时,要掌握刺激强度与持续时间,不可突然用力,或指甲强力切压,否则遗留后遗感较甚。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患者自觉咽部如有梅核堵塞(亦即《金匮要略》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常兼见胸脘痞闷,气郁不畅,呃逆恶心。多见于癔症、慢性咽炎等。可针药并施,口服调气汤(桔梗、枳壳、杏仁、薤白)合半夏厚朴汤。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