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天突—中脘

【单穴功用】
天突,又名玉户、天瞿。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之经穴,任脉与督脉之交会穴。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居胸腔之上,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穴居至高,其气以通为顺,尚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咳逆上气、喉中水鸣声、暴喑不能言、咽肿、喉中生疮不得下食、呕吐、噎膈、黄疸、瘿瘤(甲状腺肿大)、肺痈。

中脘,又名胃脘、太仓、上纪、中管、胃募。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为任脉经穴,又为任脉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有调升降、和胃气、理中焦、化湿滞、祛痰饮之功。用于治疗胃脘痛(类似急、慢性胃炎,菱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呕吐、吞酸、食欲缺乏、腹胀、肠鸣、腹痛、便秘、腹泻、痢疾、失眠等症。

【伍用功能】
天突为任脉腧穴,阴维脉、任脉之会穴。穴属喉结下,通于天气,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
中脘为任脉腧穴,又为任脉与小肠、三焦、胃经之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有调升降、理中焦、和脾胃、化湿滞、除痰饮之效。
二穴伍用,调理上、中焦之气机,以收下气平喘,化痰除饮之力。
【主治】
1.咳嗽、哮喘,证属痰饮为患者。
2.高血压病,证属痰湿为患者。
3.噎膈为患,症见饥欲得食,但噎塞于咽与胸膈之间,或未曾入胃即有痰涎夹食还出。多因忧思气结生痰,痰气交阻胸膈所致。
【操作法】
天突:先直刺进入皮下0.3 0.5寸,将针身、针柄转为与胸骨平行,再将针缓慢沿胸骨柄后缘、气管的前方向下刺1 1.5寸,若患者有窒息感时即可停止进针。
中脘:直刺1 1.2寸;灸5 10分钟。
【经验】
天突—中脘伍用,为吕老之经验。原为治疗咳嗽痰喘而设。亦可治疗梅核气、噎膈诸症。针刺时,务必守上法操作,天突的针刺深度,可达2寸左右,其效才著。
2022-08-09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4-07-07 07:00: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天突为任脉腧穴,阴维脉、任脉之会穴。穴属喉结下,通于天气,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中脘为任脉腧穴,又为任脉与小肠、三焦、胃经之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有调升降、理中焦、和脾胃、化湿滞、除痰饮之效。二穴伍用,调理上、中焦之气机,以收下气平喘,化...

  •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它是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通于任脉,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等。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它是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具有调理胃肠、理气消胀、...

  •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入,属本经合土穴,按照"合治内腑"的理论,本穴善调脾胃功能,以健脾和胃、理气消胀、消食化积、强体健身、调和气血、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列缺以宣肺止咳平喘为主;足三里以健脾和胃,降浊化痰为要。二穴合用,肺、胃同治,有培土生金,肃肺止咳之妙用。【主治】1.虚...

  •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腧穴、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宁心安神之效。大椎调太阳之气,以助阳散寒为主;内关调心胸之气,以宽胸宽膈为要。二穴伍用,并走于上,温阳化饮,降逆止呕,宣肺平喘之功益彰。【主治】1.痰饮咳嗽...

  • 天突为任脉经腧穴,居于喉结下,通于天气,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尺泽为肺经腧穴、合穴,有清肺泻火、降气平喘、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效。天突以宣肺为主;尺泽以降气(降肺气)为要。二穴合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止咳平喘之功益彰。【主治】1.咳嗽诸症,内伤、外感咳嗽均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