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阴阳分前后,前为阴,背为阳,前为阴血往上升,背为阳血往下流。这是你所说的那样前鱼际部血脉逆流就是这个道理。2013-07-29
小宇宙整体阴阳之下,全身经脉走向,具体顺逆范畴。2013-07-29
咋相反了 ,无环无端的,天地有日月可以分阴阳 人体呢?2013-07-29
子午流注法是一种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输穴为基础的针灸方法,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理论,随日时变化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情况,以此作为取穴依据。这种方法与灵龟八法同属按时配穴法。纳子法则是以一天十二时辰配合脏腑气血盛衰,依据《内经》中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虚不实,以经...
肾经五输穴:肾脏的守护者 足少阴肾经,作为养肾的基石,起始于足底的涌泉穴,终止于俞府穴,共27穴,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记忆起来并非易事。然而,五输穴的存在,让养肾之路更加简单。《黄帝内经·灵枢》中,将五输穴定义为:“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涌泉、然谷、太溪、复溜和阴谷五穴。...
五输穴,是指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每条经脉均有对应的五输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通常位于肘膝以下的部位。高明的医生能仅通过五输穴进行治疗,而技艺欠佳者则可能过度施针,使患者疼痛难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五输穴的概念和应用。五输穴的排列顺序遵循井、荥、输、经、合的规则...
五输(输同腧)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以下五个特点输穴,简称五输穴,就是井、荥、输、经、合五个穴,因五输穴各其有特定五行属性,所以又有人将之称为五行穴,它是古人用做气血运行盛衰的比喻,因此每个穴位也就是其不同的作用。关于五输穴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
五输穴,医学界中的独特概念,由井、荥、输、经、合穴组成,每条经脉均具备这五类穴位。高明的医者,只需熟练运用五输穴,便能在临床实践中应对各种疾病。而相对不那么高明的医者,则可能因误操作而使患者痛苦不堪。让我们逐一探讨五输穴的奥秘。首先,我们以“井荥输原经合歌”作为线索,从四肢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