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预防折针的方法

-
 一、加强针前准备
  1、检查和选择针具。经常更新毫针,不使用弯曲、生锈或有其它损伤的针具,往往细小的损伤肉眼不易发现,更要仔细检查。应用电针时,对电针仪应作选择,不要用直流电针仪和自行制作或使用太久的脉冲电针仪。对电流强度、频率和波型,都应注意调节。

  2、针刺之前,充分揉按穴区,以解除局部痉挛,对初诊病人或精神紧张者,应先予以心理上的安慰。小儿患者,须令家长配合固定 。

  二、注意术中操作

  1、进针要求,宜用双手进针法。以左手押手拇指及食指指腹固定针体,急速将针刺入,然后慢慢松开押手,徐徐送针。病人咳嗽或变动 时,应停止进针或将针向上拔,在刺入或拔针过程中,遇到阻力时,不要强行进针或拔出,可改变方向刺入或稍待片刻拔针,针刺到所需的深度后,针体应露出皮肤0.5cm以上,不可全部刺入。

  2、运针要求。对得气感差的病人,应采用停针待气的方法,不要为求得气而一味加强手法。2023-02-1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0:29: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

  • 如果是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地退出;如果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果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如果是病人 改变所造成的弯针,则应嘱其恢复原来 ,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为了防止弯针...

  • 在针灸意外防治方面,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消毒,避免感染;二是避免过度针刺,防止 及重要组织器官;三是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四是注意针刺后的护理,避免出现局部疼痛或肿胀等不良反应。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针灸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

  • 3、针灸断针的的处理方法 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4、如何预防针灸断针 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

  • 正确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针灸技术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充分评估患者体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不同类型的针灸意外事故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晕针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让患者平躺休息;弯针、滞针等情况需要调整针刺角度或手法;血肿和后遗感则需关注局部感染和恢复情况;断针和刺伤脏器则需紧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