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运用针灸时有哪些的注意事项?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用强刺激,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怀孕头3个月,禁针腹下区;3个月以上者,禁针腹上、腹下区及腰底部。此外,凡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穴等,均不宜针刺。
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凡有自发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针刺。针章门、期门等穴,应进行扪诊,注意勿伤肝脾。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者,不宜针刺。
针刺胸背穴位,尤其是针刺肺俞、膏盲、肩井等穴时,切勿刺之过深,以免发生人工气胸,造成危险后果。
2019-12-26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10 07:01: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皮肤感染,所以针刺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并且严密观察针灸后皮肤颜色变化,嘱咐病人针眼24小时不能沾水。如果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感觉迟钝或皮肤完好,可以针刺,而且效果比较好,但注意不能艾灸。如果是糖尿病人,有皮肤感染及溃烂等创面,也不宜针灸。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

  • 在针灸治疗的时候,主要需注意糖尿病病人的消毒工作,因为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环非常差,要尽量做到无菌操作,消毒要比其它病人更为严格。在糖尿病病人的治疗针具选择上,一般选用相对细一点的针进行操作。对于糖尿病病人,在操作手段上对于脚底、指尖,越是末梢部位越不进行重刺,或者越不进行破坏性治疗,比如...

  •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不宜针刺:①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昏迷时不宜针灸。②糖尿病合并有皮肤感染、溃疡者不宜针灸。③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马上针刺。④糖尿病孕妇。⑤晕针者不宜针刺。另外,针刺前要认真检查针具,严格消毒,根据所取部位,让病人尽量采取舒适的 ,...

  • 针对不同的糖尿病类型,针灸疗法有不同的取穴与方法。对于阴虚热盛型,选择阳经穴如膈俞、脾俞、足三里,采用泻法以清热;气阴两虚型则取阴经穴如尺泽、地机、三阴交等,针刺时施以平补平泻法;阴阳两虚型则需取阴经穴以补阴育阳,采用补法,并结合中脘、气海穴的隔姜灸。除了针灸疗法,艾灸、耳针...

  • 一、针灸前注意事项 1. 身体状态调整 避免空腹、过饥、过饱或过度疲劳状态下针灸,可能导致晕针或气机紊乱。若有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疾病史,或女性处于经期、备孕、孕期、哺乳期,需提前告知医师。2. 皮肤与环境准备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建议用酒精消毒(医师操作),避免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