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大包穴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简要取穴法: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取穴。

大包穴的作用

大包穴的功效: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大包有统诸络,束筋骨,利胸胁的作用。

大包穴属脾之大络,脾为中土,灌溉四旁,主四肢肌肉,总统全身阴阳诸经,故取之可治疗全身疼痛。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近于肺脏,故可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

大包穴总管阴阳诸经之络,能治全身络脉疾病,但后世多用于治疗胸胁及脾胃疾患,有理气活络之功。

主治疾病

大包穴可治疗气喘,支气管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食多身瘦。

大包穴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胁肋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胁痛,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满痛,胸胁胀痛,心内膜炎等。

大包主治胸、肺、胁肋部疾患:如胁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现代又多用大包治疗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大包主治胸胁满痛,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大包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胸膜炎;

其它: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

穴位配伍

大包穴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针灸学简编》)治胸肋痛;

大包穴配脾俞穴、章门穴(《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治食多身瘦。

大包穴配外关穴、水沟穴、阳陵泉穴,治关节疼痛。

大包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胁疼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3~0.5寸。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胀。可灸,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刺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治颈部扭伤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胀。

注意:内为肺叶下部,严禁深刺。

艾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事项:严禁深刺,以防刺伤肺脏。2022-06-13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33: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简要取穴法: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取穴。大包穴的作用 大包穴的功效:宣肺理气,宽胸益脾。大包有统诸络,束筋骨,利胸胁的作用。大包穴属脾之大络,脾为中土,灌溉四旁,主四肢肌肉,总统全身阴阳诸经,故取之可治疗全身疼痛...

  • 大包穴。大腿内侧主要是肝经循行的部位,常用的穴位是大包穴,如果平时容易生气,情志抑郁的人,可能稍微一按这个穴位就特别疼痛,经常按揉可以起到疏通瘀堵气血的作用。还有曲泉,也是一个养肝护肝的常用穴位。此外还有足五里和阴廉,经过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诊治肝胆的问题,以及泌尿系统的问题。通过坚持对...

  • 大包穴。大腿内侧主要是肝经循行的部位,常用的穴位是大包穴,如果平时容易生气,情志抑郁的人,可能稍微一按这个穴位就特别疼痛,经常按揉可以起到疏通瘀堵气血的作用。还有曲泉,也是一个养肝护肝的常用穴位。此外还有足五里和阴廉,经过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诊治肝胆的问题,以及泌尿系统的问题。通过坚持对...

  • 据报道,用三棱针点刺隐白、大墩穴出血2 3滴,每日或隔日1次。可以治疗月经过多。另有报道,艾条温和灸隐白穴,每次15 20min,每日3 5次,有较好疗效。前面学了肺经的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咳血,比如孔最穴,隐白属于脾经,所以治疗的是消化道出血,或者妇科出血较多,主要用于脾不统血、脾气不足引起的...

  • 会宗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之桡侧缘;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会宗穴的作用 会宗穴意义: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运行规律:吸湿冷降后循经传于三阳络穴。特异性:会宗穴为手少阳经之郄穴。主治疾病 会宗穴主要用于耳部及精神疾患等:如耳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