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血糖不飙升,5 个控糖穴道必收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可以持续10~20年,甚至跟着一辈子。如果没有好好的管控血糖,会加速血管退化,导致全身各处大小血管的损伤,进而引发出许多并发症,而「并发症」正是最可怕的隐形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郁、热、虚、损。
郁: 血糖升高的早期。 热: 身体机能过度亢奋,出现肺热、肝热等,且会容易感到饥饿、情绪烦躁。 虚: 身体长时间过度亢奋、消耗过度,有阴虚火旺、胃热脾寒等症状。 损: 进一步发展内脏损伤,开始出现大小血管的并发症。 想要避免糖尿病并发症上身或预防糖尿病发生,控制血糖是关键,除了从饮食、运动做起,其实 *** 穴道也很有帮助,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稳定血糖。

稳定血糖必备的5穴道 合谷穴: 虎口并拢,位于肌肉凸起最高处。
素髎穴: 在脸部,鼻尖的正中央。

然谷穴: 足内踝尖往足弓方向,在舟状骨下方凹陷处。
漏谷穴: 位于内踝尖上,量两个4横指宽之处。
腕骨穴: 手掌尺侧赤白肉际,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处。
穴道 *** 方式
可用按压、指揉、点按的方式来进行穴道 *** 。在穴位 *** 3 – 5 分钟后,换另一边的穴位,若无产生不适则不限次数,也可定时的早晚各 *** 一次。
按压:用拇指在穴位上,慢慢向下按压。 指揉: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小幅度旋转画圈揉动。 点按:用手指,来点按穴位。2022-10-0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20: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控制饮食速度 控制饮食速度,细嚼慢咽,适当延长吃饭时间。这样能缓慢吸收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减少对血糖的影响。二:选择主食种类 粗杂粮的升糖指数较低,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吸收。建议主食选择粗杂粮,避免粗粮细做。比如将粗粮打成米糊、米粉等。三:牢记饮食顺序 汤→蔬菜→肉类→主食。这...

  • 二、控制主食摄入量。适量减少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主食,避免血糖迅速升高。每餐主食推荐量不超过100克。三、减少外出就餐。外卖和快餐常含有高油、高盐、高糖,不利控糖。建议患者在家自制健康饮食。四、警惕“无糖”陷阱。市面上的“无糖”食物可能含有其他甜味剂,仍会升高血糖,应避免被误导。五、合理...

  • 第四:尽量少吃煮太烂的食物 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吃一些煮很烂的食物,比如我们常见的稀饭,稀饭的升糖速度比白米饭还要快,这样就会导致餐后血糖飙升。因此,一般是不建议糖友们吃稀饭的,但如果是有特殊情况的糖友,比如消化存在问题,也可以适当吃一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在煮稀饭的时候里面家...

  • 5. **保持水分和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和良好的睡眠对健康非常重要,包括血糖控制。这些方法既简单又不需要额外费用。6. **天然辅助**:一些天然食材如肉桂、葫芦巴和苹果醋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血糖。这些食材通常价格低廉,适量食用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这些方式结合了科学的控糖知识,同时兼顾了经...

  • 初诊时,她的治疗方案包括二甲双胍、拜唐苹和格列美脲,血糖尚能控制。然而,随着病情发展,她不得不增加早晚胰岛素剂量至18U,药物与注射双管齐下。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空腹血糖飙升至12,餐后血糖更是高达17。更令人困扰的是,脚底仿佛有蚂蚁在爬,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解惑 1. 为何药物越用越多,甚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