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胃治失眠,脾胃和,卧则安

忙忙碌碌一天后,我们都渴望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来缓解一天的疲劳,然而很多人却不能如愿,或入睡难、或易早醒、或梦多……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因素,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造成睡眠质量变差,可能是由于肠胃出了问题。

中医对于肠胃和睡眠有句经典描述:“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对因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所致失眠的病理机制作出了高度概括。其中 的“胃”,涵盖了现代医学的脾、胃、肠三方面的功能。

为什么睡不好跟肠胃不适有关呢?胃的生理功能紊乱失调,或出现病理改变,肠胃因消化无力而浊气淤积,令肝脏负担加重,进而影响心脑供养,会引起睡眠失调,严重者发展为失眠。因此想要睡个好觉,要从养胃开始。

那么平时我们可以怎样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呢?

入睡难、易早醒者,要消食导滞

部分人晚上入睡难或易醒,这类人通常伴有口臭、泛酸、上腹部胀闷不适,或兼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大便无规律等症状。日常可用丁香、陈皮、普洱、山楂等泡茶饮用。

多梦易醒者,要除湿化痰

多梦、易醒的人,常常感觉胸部和上腹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吐,或兼有头晕目眩、身体困重、咳嗽痰多、口中发淡不渴等症状。平时可常用百合、枸杞子、茯苓、桂圆、酸枣仁以及小麦等泡茶饮用,百合枣仁茶亦有同等功效。

睡眠浅、醒后难入睡者,要暖胃散寒

脾胃虚寒的人通常会表现为难以入睡,或醒后难再入睡,睡不沉、似醒似睡,遇冷尤甚。这类人大多怕冷,手足凉,腹中隐痛绵绵,食少便溏,或兼有小便清长。日常可适量喝些当归生姜羊肉汤、红糖姜茶等。

梦中易惊醒者,要疏肝和胃

这类人同时还伴有脘腹和两胁胀痛,或兼有转侧时两腰胁引痛,口苦、打饱嗝、排气多、小便短赤频涩。日常宜饮用百合枣仁茶、饮玫瑰花茶、蜂蜜柚子茶等。

身体困重,出黏汗者,要解表祛邪

风、寒、湿等外邪易侵犯于胃,表现出难入睡或睡不沉、身体困重感,汗不多而黏等症状。平时宜常饮藿香茶、茯苓姜枣茶等。

当然,以上仅仅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食疗建议,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遵从,滥用药物。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甚至影响生活、工作,还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另外,好的睡眠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尽量遵照正常的昼夜作息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还要注意保持平和舒缓的心态、豁达的胸怀,使气血运行舒畅,气机能够顺利升降和出入,达到“胃和卧安”的效果。2022-06-1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2 21:3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说如果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到睡眠。中医认为脾胃统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内扰心神,会造成心神不宁而失眠。所以失眠先调理脾胃是有道理的。而且现代人失眠,除了精神上的因素外,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脾胃...

  • 半夏配合秫米,一个药物化痰,一个药物扶正,扶正与化痰结合,打通脾胃下降通路,又补充了脾胃的虚弱,使阴阳可以交通,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黄帝内经》称之为“其卧立至”,可见其疗效之佳。因此,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密切,脾胃是人体气血的化生源头,守护中焦对于治疗失眠十分重要。但临症却又不能只...

  •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说如果脾胃有疾病,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或者不易入睡。这是因为脾胃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就会内扰心神而致失眠。三餐不规律、节食、过饥或过饱的人最容易引起脾胃虚弱,从而出现恶心、反酸、胃胀、腹胀等不适,这类人群如伴有失...

  • 脾虚的话,可以经常服用小米汤,山药粥,薏仁汤,可以健脾和胃,易怒的话,可以经常饮用玫瑰花茶,或茉莉花茶,或桂花茶,可以疏肝和胃。还要有意识地控制情绪,及时阻断不良情绪。1、中医里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在人体内,所有的气血能量都要靠脾胃的云化功能来实现,所以脾胃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一脏损...

  • 4、如果脾胃本身有问题,治疗上也是从这几方面着手。如果是肝郁所致可以疏肝,如果是思虑过度造成的,可以进行单纯健脾治疗,比如人参健脾和人参归脾等,这些都可以治疗脾胃问题。人参健脾主要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人参归脾一般是以脾统血功能来进行治疗。对于失眠或记忆力减退、月经不调、月经少或者颜色淡这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