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人身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医学生对于这种医疗事故的出现,表示十分的抱歉!在前几天的时候我也看见了一名女子因为针灸电针的使用不当导致全身瘫痪而且出现断针留体的事故,我是医学生我将来也是一名医生,这种事情时刻提醒着我们学医的人要学艺精湛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喻嘉言曾说读书外眼,病人无命。针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代表,使用得当它的疗效我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立竿见影!我曾经看见我的老师用三针使一个急性腰损伤的病人起身正常行走,就凭这点,我就佩服针灸,相信中医!如果你让西医治疗的话疗程没有半个月是恢复不了的,而且这期间你不能随意活动,生活质量很差。但是我不能只扬自家之长,道别人的短。问题在于中医的治疗体系没有被完全规范化、管理化。而且现在的老百姓还没有完全的摆脱以前对中医的看法,并且国家对中医诊所的管理也还有缺陷。
如果一个西医他没有行医资格而且你知道他学艺不精,你是完全不会去找他看病的,因为你知道你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但是一提到说有一个老中医怎么怎么的厉害,那疗效有多显著,很多人就趋之若鹜,是谁告诉你老中医就看的好的,是谁跟你说中医不需要行医资格的,你那所谓的经验是什么年代的?这都2017年了,不要那么幼稚好不好。很多人其实根本不会什么,但他们深知人们的“老中医心理”所以出来招远撞骗,我的老师有的看病很高明但是刚是而立之年,老和好不是一样的。
我觉得传统医学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推动中医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律规定一定要跟上,否则就容易让树歪着往上长。
2017-05-13
如果一个西医他没有行医资格而且你知道他学艺不精,你是完全不会去找他看病的,因为你知道你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但是一提到说有一个老中医怎么怎么的厉害,那疗效有多显著,很多人就趋之若鹜,是谁告诉你老中医就看的好的,是谁跟你说中医不需要行医资格的,你那所谓的经验是什么年代的?这都2017年了,不要那么幼稚好不好。很多人其实根本不会什么,但他们深知人们的“老中医心理”所以出来招远撞骗,我的老师有的看病很高明但是刚是而立之年,老和好不是一样的。
我觉得传统医学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推动中医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律规定一定要跟上,否则就容易让树歪着往上长。
2017-05-13
不知道为什么,从国门被打开,中医走出世界,西医走进中国开始,中医就一直被夸张化同时妖魔化。我总觉得,这都不是中医应该有的样子。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这样的定义看起来很复杂,其实说到底,中医讲究的就是身体的调和、平衡。
让中医备受争议的,应该是不是中药,而是针灸、拔罐、气功之类的。事实上,在国际上针灸已被证实在治疗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
把中医妖魔化或、夸张化都是言过其实的,真实的中医不是毒药,也不是仙丹,而是实实在在的治疗。
其实我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中医的受益者。我小时候身体很虚弱,特别多慢性病,特别是慢性扁桃体炎。每次发病,无论是吃西药还是打点滴都没法减轻炎症。我曾经因为慢性扁桃体炎打了一个月的点滴,两只手腕都被针头扎肿了,后来只能选择吃中药。吃中药没有说一吃就好,同样也吃了一个月中药才把炎症消除。如果当时吃的是一个月的西药,身体应该会受不了,而中药则更温和,需要更长的疗程,慢慢把身体调回平衡状态。
在美剧《罪夜之奔》里的那个脚生了真菌一直反复发病的律师曾寻求过当地“中医”的治疗,吃了那些“中药”,他的脚先出现了好的假象,后来却出现紧急突发过敏的事故来。在医院里医生拿着他吃的“中药”告诉他,那都是重金属。
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让道士炼丹,吃下了不少重金属仙丹,延寿没有,促进死亡倒是真的。
如果有人那这些例子作为中医不可靠的论据,我觉得不妥,很明显,他们吃下去的不少中药,他们的治疗并不符合中医的治疗理念,那更本不能算是中医。
2017-05-14
中国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中华五千年人民智慧的积累,是中华人民的至宝。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 中药、 针灸、 推拿、 按摩、 拔罐、 气功、 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 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中医是一门慢医学,他不像西医有那么快的疗效,它从对病人用药到病人痊愈有一段周期,但是中医讲究治本,一般病症只要治好了就不会轻易复发,而西医就不同了,西医治标不治本,病症容易复发。针灸就是中医一种很好的日常保健和治病的治疗方法,中医对人体全身的筋脉都进行了仔细定位,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个不同的穴位结合起来又有不同的作用,经常针灸能活血通瘀,强身健体。但是针灸要注意找资质较老的医师,不然可能会出现问题,像女子做针灸扎破肺的情况就是一个警告。
中医的用药方法与西医有很大差别,中医往往不会直接在病处用药,而是在别处用药,但是结果是同样的。中医还讲就天人合一,将治病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自然现象推导出治病方法。既然中国传统医学能够流传至今就说明它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怀着敬重的态度去看待它,在许多中医大师的手中也创造了不少神话,著名的“青蒿素”就是根据中医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方发现出来的。你永远不会想象到古人的智慧,从一些流传下来的药方中就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人没有现代高科技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药草有着怎样的药效,这足以说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2017-05-14
中医是一门慢医学,他不像西医有那么快的疗效,它从对病人用药到病人痊愈有一段周期,但是中医讲究治本,一般病症只要治好了就不会轻易复发,而西医就不同了,西医治标不治本,病症容易复发。针灸就是中医一种很好的日常保健和治病的治疗方法,中医对人体全身的筋脉都进行了仔细定位,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个不同的穴位结合起来又有不同的作用,经常针灸能活血通瘀,强身健体。但是针灸要注意找资质较老的医师,不然可能会出现问题,像女子做针灸扎破肺的情况就是一个警告。
中医的用药方法与西医有很大差别,中医往往不会直接在病处用药,而是在别处用药,但是结果是同样的。中医还讲就天人合一,将治病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自然现象推导出治病方法。既然中国传统医学能够流传至今就说明它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怀着敬重的态度去看待它,在许多中医大师的手中也创造了不少神话,著名的“青蒿素”就是根据中医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方发现出来的。你永远不会想象到古人的智慧,从一些流传下来的药方中就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人没有现代高科技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药草有着怎样的药效,这足以说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2017-05-14
对于这个问题我表示对传统医学持支持的态度,首先对于医学上的失误,是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医学本身就是为人类服务,自然而然应用医学技术在不断探索得出更为好的医疗技术的也是人类。中国传统的医学中医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不能因为出现医疗事故就持反对意见,在人类医学文明史中西医也出现过很多医疗事故,但是研究者们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而不是急于否定西医。中医学讲究的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人的机体,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药、针灸、食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减少人们对药物的使用,这种积极的治疗方式讲究的是人体的阴阳协调。
现代社会,中医在国外的到很好的应用,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理由去摒弃先人为我们留下的遗产;再者,中医在治疗方面副作用小,通过结合人体的回复过程来治疗,而不是急于求成,对于身体在接受与调节的过程来说是最好的效果;在古代很多医学应用而生的都是以中医为基础,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应该丢弃中医的文化精髓,我觉得有必要发展应用起来,例如中医的刮痧、拔罐在治疗人体内湿气时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拍打穴位,也是治疗的办法,远胜于要摄入化学药品。当然中西医各有好处,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2017-05-14
现代社会,中医在国外的到很好的应用,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理由去摒弃先人为我们留下的遗产;再者,中医在治疗方面副作用小,通过结合人体的回复过程来治疗,而不是急于求成,对于身体在接受与调节的过程来说是最好的效果;在古代很多医学应用而生的都是以中医为基础,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应该丢弃中医的文化精髓,我觉得有必要发展应用起来,例如中医的刮痧、拔罐在治疗人体内湿气时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拍打穴位,也是治疗的办法,远胜于要摄入化学药品。当然中西医各有好处,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2017-05-14
中医在未有西医传至中国前并不称为西医而称“岐黄之术”。现存有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当然还有很多有关中医的典故成语,像“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等。中医事实上是是通过四步,望、闻、问、切来诊病。后再通过中药的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医治。古时中国尚有神农尝百草,扁鹊观而知其症,老翁悬壶济世,董奉虎守杏林,华佗救治假死病妇,孙思邈著千金要方。然而当西医逐渐传入中国,抗生素渐渐进入人们生活,我们开始习惯感冒吃阿司匹林,发烧打点滴……我们觉得西药没有味道,见效也快。于是西医慢慢兴起,中医却逐渐没落。现如今,大家仿佛逐渐意识到西医药物存在抗性而中医却有时极为有效,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而中医又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渐渐开始重视,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展现出中西合并的势头。然而中医在中国的发展却一再遭遇瓶颈,往日对中医的忽视导致精于此道的人越来越少。老中医们虽然经验丰富,但诊治价格却异常贵,不少人因为价格问题望而却步。普通的中医技艺不精,甚至可能错诊乱诊。新老人才间出现断层,人才青黄不接。像女子做针灸却反遇灾祸的事并不少见。前段时间兴起的拔罐也曾遇到此尴尬情况。中医标准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进入规则,也同样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桎梏。同时,中医药材本身也缺少统一标准,中医目前发展仍面临很大困难。但不可否定的是,中医本身有其独特的优点。中医本身的博大精深也难以令人想象。中医的某些诊治方法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写照。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