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攒竹穴时,针尖若朝下刺向睛明穴,则不宜深刺,若向外则可透丝竹空穴;瞳子楞向外斜刺;太阳直刺;合谷、太冲常规针刺;均可点刺出血。每日1—2次。
2022-12-15
2022-12-15
刺攒竹穴时,针尖若朝下刺向睛明穴,则不宜深刺,若向外则可透丝竹空穴;瞳子楞向外斜刺;太阳直刺;合谷、太冲常规针刺;均可点刺出血。每日1—2次。
对于目赤肿痛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泻风热,消肿定痛的治疗方法,主要选取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作为主穴。具体包括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和太阳穴进行针灸治疗。对于风热症状的患者,可以额外加用少商和上星穴;而如果肝胆火盛,可以加入行间和侠溪穴以平衡肝胆之火。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毫针的泻法,...
〖刺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右手持针沿眼眶边缘缓慢进针,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
1、清热。耳尖放血可以治疗目赤肿痛、头面部的疖肿等。临床最常治疗的疾病是霰粒肿,也就是睑板缘炎,通常在用耳尖放血治疗1次以后,就有明显的消肿止痛效果。2、活血化瘀。耳尖放血可以治疗头面部疼痛,如风热头疼、三叉神经疼等。耳尖放血是针灸常用的疗法之一,其操作是先将耳尖部位轻轻地进行按摩,使...
眼屎多。可能还伴有头痛发热、脉浮数等症状。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是目赤的一种常用方法,包括清泻风热、消肿止痛的穴位选取,如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和太阳穴等。根据具体症状,还可加配其他穴位。对于肝胆火盛者,则需加用行间、侠溪穴,并采用泻法。此外,针灸治疗还包括挑刺法和耳针法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