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异常现象要怎样处理?

弯针:多因手法过猛或 移动所引起,应恢复原来的 ,顺着自然出针。
滞针:多因局部紧张,针身剥蚀所引起,可试以轻度提插,待松动后出针。
折针:多因针根剥蚀, 移动,筋肉痉挛等原因所造成。医者首须镇静,并告知病人不要惊慌乱动。若没的针身断端尚露在体外者,可用镊子取出;深的要用手术才能取出,必须立即施行。
晕针:多因体虚饥饿、精神不安,或初次受针、神经过度紧张,以及手法过重等原因所造成。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虚脱现象,甚则昏迷。发生晕针时,应立即出针,使病人躺卧,喂以热开水,轻的很快就能恢复,重的可酌情刺人中、中冲或灸百会、足三里等穴,以促其苏醒。
出针后如发现局部肿起青紫,宜揉按患处,予以热敷或灸熨;如果肿胀过甚而不消,可在局部再灸一下,很快便可消失。
2020-01-0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1:5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当针灸后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时,不应忽视,应该立即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这些异常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操作不当、个体对针灸的特殊反应、潜在疾病状态等。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可以明确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避免病情恶化。值得注意的是,针灸是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其效果和...

  • 处理方法:嘱病人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指压针孔两旁皮肤,使斯端暴露体外,再用镊子取出;如果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采用外科手术取出。(5)血肿 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谓之血肿。血肿是由于刺...

  • 处理:因 移动而引起滞针,必须纠正 ;如因病人精神紧张,或局部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延针长留针时间,以缓解紧张状态;或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如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退转,并左右轻捻使之松懈。 预防:对初诊病人及精神紧张者...

  • 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在针灸后出现异常的痠痛感,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针灸医师,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总之,针灸后的痠痛感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需要引起重视。通过适当的手法调整和专业的指导,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不适,确保针灸治疗的效果。

  • 有一定的相关性,再有跟医生的操作的刺激量有相关性。一般建议立刻起针,保温、保暖休息,喝一点糖水,过一会就过来。如果针灸之后也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现象,其实也是怀疑跟晕针有相对的关系,不要离开诊室,在诊室里卧床休息一会,症状就能够缓解,也可以出现病人晕针,都是考虑是否有晕针的现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