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意外:折针的患者原因

折针的患者原因如下:

  一、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常因针刺时不能忍受强烈的酸胀感,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而发生折针。

  二、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 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2023-01-2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1:57: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折针的患者原因如下:一、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常因针刺时不能忍受强烈的酸胀感,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而发生折针。二、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 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

  • 折针,即针体断裂在体内,其发生原因包括针具质量不佳、针身磨损、进针前未充分检查、操作时力量过大或不当等。预防折针的关键在于操作前仔细检查针具,剔除有质量问题的;操作时需轻柔,避免过猛力量;行针时,提醒患者保持稳定,避免随意改变 ;针刺时,确保部分针身留在体外,便于及时处理;遇到...

  • 折针的部位原因如下:一、就针具而言,折针常发生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认为离针尖3~5mm处,亦易折断。通电时,毫针腐蚀的部位,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多见,也可在针体数处出现蚀点。二、就机体而言,凡在腹、胸、腰、背、四肢等和关节等部位都可发生折针。国内外记载过的曾发生折针的穴位,...

  • 针身折断,残端留在体内,这称为断针。断针可能是由于针具质量不佳、针身或针根损坏、行针时力度过大、肌肉强力收缩、或是 改变后未正确处理滞针或弯针现象所导致。处理断针方法如下:首先,让患者保持冷静,避免随意移动身体,以防断针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果断针还在体外,可以利用手指或镊子将其取...

  • ”折针的原因折针多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使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 *** ,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原因所造成。避免折针《针灸聚英》卷三:“按《黄帝内经素问》云:‘针耀而匀’,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