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运用针刺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留止的部位在黄帝内经中怎样解释

具体文章我不发上来了,因为比较麻烦,我给你内经中提到灵枢的篇章,你可以自己查一下,因为很多。
但是,五输穴并不是指五个穴位,从内经的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阴经五输穴和阳经六腧穴”。

其中对五输穴的问题,《内经》并不是指井、荥、输、经、合这五个穴位,例如“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静脉十二……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二十七之所行,皆在五输也”,最后一个“皆在五输也”,这个五输是个代词,指代上文所提到的五脏五输和六腑六输的。其中五输的含义是包括原穴的。

另外其中提到五输穴的篇章,基本在《黄帝内经 灵枢》前几篇,其中包括:九针十二原第一、本输第二、根结第五等篇章,这几篇文章已经涵盖了五输穴以及原穴的各种应用,根结第五的穴位,基本上都是五输穴。2015-12-15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46: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井荥输经合歌诀巧记如下: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满。荥之所治,皆主身热。俞之所治,皆主体重节痛。经之所治,皆主喘嗽寒热。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中医术语:人体有一百多个腧穴,大体上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在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被称为“特定...

  • 关于五输穴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灵枢本输篇还有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是说五脏(同臓)即肝、心、脾、肺、肾,每经各有五个输穴...

  • “所出为井,所溜不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指经气自四肢末端向上作用于头面躯干,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初出,如水的源头,所以称“井”,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经气稍盛,如水成微流,所以称“荥”,多位...

  • 十二经加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在全身循环周转,经气所出的孔穴,叫做“井”,如同初出的山间泉水;经气所流过的孔穴,叫做“荥”,即像刚出泉源的微小水流,说明经气尚很微弱;经气所灌注的孔穴,叫做“输”,即像水流会聚,而能转输运行,其气也在逐渐盛大了。 经气所行走的孔穴,叫做“经”,像水流已经成渠,脉气正...

  • 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手太阴肺经)。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手阳明大肠经)。厉兑内庭陷谷举,冲阳解溪三里连;(足阳明胃经)。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足太阴脾经)。针灸的简单介绍如下: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统称,是通过针刺艾灸的方法治疗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