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气虚,那什么是气虚呢?

气虚其实就是指正气虚。
人作为一个活体,时刻受外界或自身影响,而人体自身也在随时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调节克服这些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人体调节能力后,人体平衡就会被打破。人的调节能力叫“正气”,外界影响属“邪气”。这种打破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调节能力弱,即正气虚弱,也就是“气虚”。二是邪气太强,即邪气盛。同时,人的正气还分“阴”和“阳”两方面,阴指固摄、温熙作用的气叫阴气。负责活动、生长、运输作用的气是阳气。阴气不足叫阴虚。阳气不足叫阳虚。2008-08-21
所谓气 就是心气 精神气
气虚是体质或是心理压力造成的
气虚火旺造成的
固肾水息心火
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好些2008-08-22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30: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气虚是指身体中的气不足或功能减弱的一种体质状态。气虚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身体的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中医气虚的详细解释:一、气虚的基本含义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当身体中的气受到损耗或功能不足时,便会导致气虚。

  • 气虚是指人体内的气不足或运行不畅的状态。气虚是一个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人体的一种病理状态。具体解释如下:一、气的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一种无形的能量,遍布全身,起着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气与血相互关联,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二、气虚的含义 气虚则是指气的生成不...

  • 中医认为气虚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无法气化的物质被转为脂肪,也就是气虚则胖,气虚的人相当于缺少动能使得身体周转减慢,多余的能量被转化为脂肪堆积于皮下致使肥胖,西医解释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比普通人慢。中医的血虚原因就是入不敷出,即营养不足或者消耗大、体内有火,也就是体内能耗大周转率...

  • 气虚,主要是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气表现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气虚原因较多,比如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久病未愈

  • 气虚是一种中医术语,通常指体内气(即元气)的不足。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气虚时,人体内的气无法达到正常的生理需求,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二、气虚的常见表现 1. 容易疲劳:气虚的人常常感到全身无力,稍微活动后就容易感到疲劳。2. 呼吸短促:气虚可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