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气虚是什么意思?

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中医认为气的功能有推动、防御、固摄、温煦的作用,所以气虚以后有可能会出现人体机能减退的表现,比如像乏力,自汗,腹胀,怕冷,便溏等。另外每个脏器的脏腑功能失调都有可能会出现气虚的表现,比如肺气虚的时候可以表现出胸闷、气短、咳嗽无力,而且活动后会诱发加重等症状。心气虚的可以表现出对于血液的推动能力下降,可以表现出胸闷、胸痛、心悸等,脾气虚的可以表现出消化功能的下降,比如像腹胀、腹痛、便秘、肢体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肝气虚的症状比较少见,一旦出现可以表现出气血同时受损的情况,比如像爪甲苍白、视力减退、头发脱发等。肾气虚的可以出现遗精、早泄、滑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2020-04-01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导致的一种不适表现。常因为久病不愈引起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可以考虑使用活血化瘀,补血气的中药进行调理。2020-04-0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30: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虚在中医中是指身体虚弱、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具体解释如下:症状表现:身体虚弱:整体身体状况不佳,容易感到疲劳。面色苍白:面部缺乏血色,显得苍白无华。呼吸短促:稍微活动就感到呼吸急促,不能耐受较大运动量。四肢乏力:四肢无力,容易感到疲倦。头晕:时常感到头晕,严重时可能伴有眩晕感。动则...

  • 中医中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分别对应身体的不同状态。气虚表现为疲劳、容易出汗、身体无力,常见于脾虚。血虚则让人感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容易疲劳。阳虚的主要特征是怕冷、疲乏,而肾阳虚更具体表现为腰膝酸冷,甚至阳痿、早泄;脾阳虚则可能肚子特别怕冷,吃凉的容易拉肚子。阴虚则表现...

  • 中医气虚是指身体中的气不足或功能减弱的一种体质状态。气虚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身体的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中医气虚的详细解释:一、气虚的基本含义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当身体中的气受到损耗或功能不足时,便会导致气虚。

  • 中医的气虚是指机体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证候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质淡嫩,脉虚。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元气不足,使气的推动,固摄,防御...

  • 气虚是中医名词术语,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元气不足,导致身体各机能无 常运转,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不仅影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