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虚和营卫不和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桂枝汤:
桂枝(去皮)(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6克)2019-07-03
人的任何一个脏器均有阴阳,阴阳平恒则康健无病。人体之表也是如此。营
,荣也。人身阴阳混合而成圆之升降运动,内含一开一合。疏泄谓之荣,疏泄者,朩火之气,由内向外。有发荣之意,故曰荣。【阴也】收敛谓之卫。收敛者,金水之气,由外向内,有护卫之意,故曰卫。【阳也】
所谓:营【荣】卫不合,就是疏泄与收敛之功,因受外邪之侵失去了开合之平恒。故称:营卫不和。
《伤寒论》中的风伤卫,寒伤营。就是造成营卫不和的病症。风伤卫,卫气受伤,营气相对增强,营气强疏泄之能就强。故汗出.....太阳经症中的表虚症。
寒伤营【荣】,荣气受伤,疏泄之功下降,相对卫气增强,故无汗....太阳经症中的表实症。。
治疗上有: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之别也。
荣绝对不是什么:糖,维生素.....张仲景那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呀!!
买本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看看,他对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子解的非常好!!
时尚先生
回答采纳率:12.6%
2009-06-01
18:492019-12-14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41: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所谓营卫不固,实际上是指人体的气场不足以固摄体内的液体,这反映了气虚的状态。气虚意味着身体的气不能很好地固护体液,从而导致液体容易流失或外泄。因此,补充气虚是必要的,可以通过食用具有补气功效的药材来实现,例如人参和黄芪。人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认为具有补气固表、增强体质的功效...

  • 气虚: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二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

  • 气虚不固:指脾肺气虚容易出汗。营卫失和:营气和卫气失和,营气指血气,与肝气相关;卫气指肺气。失和,指肌肤腠理被寒气或者热侵袭,从而伤及阴血。

  • 中医认为自汗多由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因素引起。治疗自汗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营卫不和引起的自汗,可采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热炽阳明则宜清热泻火,白虎汤是首选;暑伤气阴者,清暑益气汤能有效缓解症状;气虚自汗则需益气固表止汗,玉屏风散是常用方剂;阳虚...

  • 当营卫失衡,就会导致人体的各种疾病。营卫失衡时,可能会出现从营到卫的转化不畅,导致气虚血瘀;另一方面,如果卫气失和,则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受疾病侵袭。因此,中医治疗强调平衡、调和,通过调节营卫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营卫平衡,其中包括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