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刮痧刮哪里最好 胃不舒服可以刮痧吗

1 寒邪犯胃型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而致,胃痛暴作,疼痛剧烈,畏寒喜暖,脘腹得热痛减,遇寒则痛增,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或弦迟。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
刮痧方法:首先用补法刮中脘,内关,足三里,以出现痧痕为度;然后刮胃俞,脾俞,至出现疼痛为止;每日刮治1次。

2 饮食停滞型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多由暴饮多食而致,胃脘痛而拒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疼痛减轻,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厚爽,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
刮痧方法:中脘,天枢用泻法刮拭,由轻到重,以刮至出现痧痕为度。脾俞,胃俞,大肠俞用指压法,每穴点揉3-5分钟,以有得气感止,均用泻法,每日1次。

3 肝气犯胃型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恼怒等情志因素而痛作加重,苔多薄白,脉沉弦,患者往往有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的病史。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中脘,章门,肝俞,胆俞,膈俞。
刮痧方法:先刮中脘,章门,期门,每穴3-5分钟;然后刮肝俞,胆俞,膈俞,按同一方向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

4 肝胃郁热型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则:疏肝解郁,泄热和胃。
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
刮痧方法:用刮痧法配以点揉法,先刮中脘,足三里,另加点揉内庭,太冲,每穴3-5分钟,再刮肝俞,胃俞,按同一方向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用泻法重点刮内庭,太冲,肝俞,由轻到重,以出现痧痕为度;然后用手指揉压胃俞,足三里,每穴3-5分钟,以得气感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022-11-2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2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胃痛胃炎刮承满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刮拭功效:降逆止呕,理气和胃,理气和胃,适宜于治疗胃痛,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吐血,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配伍:配足三里治胃痛。胃痛泄泻刮梁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刮拭功效...

  • 胃消化不良可以通过刮痧的方式来进行调治,比较常见的是针对于穴位,像商阳穴、不容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都可以适当的刮痧,对于改善胃的消化不良有很大的帮助。比较常见的商阳穴,位于手指食指的末端,距离指甲的0.1寸,通过该穴位进行刮痧,可以清热解表、健脾和胃,对于纠正消化不良,促进胃肠蠕动有...

  • 1.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膈俞往下经肝俞,脾俞刮至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腹部正中任脉,从上脘经中脘至下脘处,再刮腹部胃经天枢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上肢心包经内关穴,以皮肤出痧为度。4.刮下肢胃经,从足三里往下经上巨虚,下巨虚刮至丰隆穴,刮下肢足部肝经太冲穴,均以...

  •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刮痧方法:首先用补法刮中脘,内关,足三里,以出现痧痕为度;然后刮胃俞,脾俞,至出现疼痛为止;每日刮治1次。2 饮食停滞型胃病刮痧 临床表现:多由暴饮多食而致,胃脘痛而拒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疼痛减轻...

  • 5 胃痛泄泻刮梁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刮拭功效:调中健脾,理气和胃,适宜于治疗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配伍: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6 胃肠不适刮关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刮拭功效:利水消肿,调理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