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子、纳甲、养子时刻注穴法、飞腾、灵龟等皆是按照时日的干支来计算穴位的,是以全身所有经脉为一个整体,勾勒的分布循序,此虽有争论,但却有效果。
一般的循行路线则是以十二正经流注时间,单条经络流注方向来排布的。
不知着是否是你需要的答案?2012-11-01
一般的循行路线则是以十二正经流注时间,单条经络流注方向来排布的。
不知着是否是你需要的答案?2012-11-01
因为经络按摩有补的有泄的所以不全是按照经络的走向选穴2012-11-01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输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位置在肘膝关节以下,可以认为是向心排列,但与十二经流注次序并不矛盾,都要遵循子午流注次序。五输穴按井、...
1. 局部取穴与以痛为俞:在病变局部取穴,包括病变局部的经穴、奇穴或阿是穴。例如,头顶痛取百会,额头痛取印堂,耳鸣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肾俞等。2. 循经取穴:沿着病变所处的经脉取穴,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例如,胃痛取足三里,下牙痛取合谷,上牙痛取内庭等。3. 五输穴取穴:特定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原)、五输穴不仅是经气出人、阴阳会合之处,而且是调整机体、治疗疾 病的要求,它是子午流注针法配穴的重要内容。 经、合六十六穴。阳经有原,每经六穴,六阳经共36穴;阴经无原(以输代原),每经五穴,六阴经共30穴。古人以水流来形容人体气血的动...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基于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的针刺取穴法,它依据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结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逐日按时开穴。这种针刺方法强调“择时”与“选穴”,即选择气血流注最佳时间与疗效最佳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子午流注针法中,“子”代表子时,即...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徽,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