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穴”的主治规律

五输穴主治规律初探李明霞(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北京100029)关键词:五输穴;主治规律;文献整理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主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荣、输。经、合穴,合称五输穴。五输穴在部位的依次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因而其在主治作用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可循,五输穴的产生,也正是对这些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组合、分类的结果。最早明确提出五输穴主治作用的,当推(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虽然寥寥数语,却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和启迪,历代医家在研究和应用五输穴时,多从这一主治作用人手。宋代王惟一在研究五输穴主治作用时,将五输穴的主治与五输穴的五行配伍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阐述;明代高武则在(难经·六十八难》的基础上,把五输穴的主治分别纳入十二经病症的治疗中;清代廖润鸿则认为(难经·六十八难)提出的五输穴主治的五大主证主要与五脏病机有关,他将五输穴的主治...2017-06-08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04: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就是五输穴配合五行属性及臓象所提出的治例,为什么说:井可治心下满,荥穴可治身热,输穴可治体重节痛,经穴可治咳喘寒热,合可治逆气泻泄?因为井在脏属木为肝,肝分泌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以助消化,若肝失调达而郁结,则中脘必现痞满,故心下满,可当取井穴;荥穴在脏属火属心,心主血脉,脉是营养全身的根...

  • 手三阴经

  • 荥穴: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应所属脏器病症。 经穴: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合穴: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手阳经合穴...

  • 各经的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由水湿所致的身体沉重;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以将上逆之气向下引。井穴还用于判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的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为知热感度测定...

  • “荥”穴比喻小水流成流,是经气流过之处,适用于身热病症。如劳宫为手厥阴心包之荥穴,可清心泄热治疗中风;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荥穴,清泻阳明积热,治疗胃火牙痛、食滞肠胃等。“输”穴象征水流渐大,能输送、灌注,适用于体重节痛病症。阴“输”土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阳“输”木应肝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