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浑身疼?可能体内有“瘀”,1个方子,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中医上有一句话叫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出现疼痛,比如头痛、胸口痛、背痛、腿痛、胃痛,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不通了以及疼痛的那个部位没有得到足够的气血荣养。
而导致不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体内出现气滞,或者有痰湿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疼痛,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引起不通则痛的病因,那就是“瘀血阻络”导致的疼痛。
体内有“瘀”导致的疼痛 多见于长期疼痛的患者 ,临床上多表现为 每次疼痛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比如头痛,每次都是太阳穴附近痛,胸痛,都是心口疼,而且 痛如锥刺,或青筋暴露,疼痛的程度白天轻,晚上加重,并多伴有舌质紫黯或舌下脉络青紫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这种现象以及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系统的论述,《素问·举痛论篇》记载:“经络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充分说明了气血不通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人体的络脉具有运行气血,输布津液等功能,它是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枢纽。气血津液只有流经络脉,进行渗濡灌注,脏腑器官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而络脉微细迂曲,交错纵横,分布于人体全身,一旦气血津液流通受阻,气机不畅,郁滞经络,便形成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长期相互交错,最终络脉失和,不通则痛,出现疼痛症状。
打个比方,人体内的经络就好比一条条遍布城市的自来水管道,如果某个地方的水管淤堵了,那个地方就没有水用,居民日常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血液是全身营养物质运行输布的重要载体,在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转换、养分吸收等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液微循环出现障碍、血液动力学障碍或血液流变学异常均会影响血液运行输布的功能,进而影响机体代谢、营养物质吸收等功能。
因此,当瘀血阻滞在我们的胸中时,通常会导致胸口疼痛;瘀滞中焦脾胃,就会表现为脘腹疼痛;瘀阻胞宫,则会导致月经不调、痛经明显或月经伴有血块。
那么,面对瘀血阻络导致的疼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中医辩病与治病的认识中,“瘀”导致的疾病病情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这与“瘀”既可以作为病理产物,也可作为病因致病有关,“瘀”好比呕吐物,我们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呕吐,而呕吐的过程中,看到呕吐出来的东西,闻到其气味,又会进一步加重呕吐。
因此,也正如中医所讲“久病必瘀”,当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及早重视并调理改善是防止疾病变得迁延难愈的关键。
而如果经辨病辨证明确为“血瘀”导致的疼痛,临床上可采用血府逐瘀汤作为基础方加减调理改善。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该方由当归、生地、红花、桃仁、枳壳、赤芍、桔梗、川芎、柴胡、甘草、牛膝组成,常用于血瘀诸症,比如血瘀导致的头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小儿夜啼、心悸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长期头痛、胸背痛的患者除伴有“血瘀”的病理要素外,还多兼杂气虚、气滞等病理状态,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加减,切不可直接照搬该方使用。
举个例子,比如此前来诊的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吴女士自述2年前劳累后、生气后出现阵发性胸闷,胸痛,此后便反复发作,每次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来诊前3天疼痛较之前加重,连及肩背,痛如针刺固定不移,伴心悸、胸闷,其舌象可见舌质紫暗;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故治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郁金、木香、枳壳、姜黄、延胡索、炙甘草、三七粉 (冲服)。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
二诊:吴女士自述服上方后,胸痛、胸闷减轻,偶尔还有心悸;观其舌可见舌质暗;考虑到上方行气活血药久服后可耗伤正气,尤其是木香辛香走串之效显著,故去木香;并结合症状改善情况,加黄芪、桂枝,以温阳益气,增强益气活血、温通心脉的功效。
三诊:服上方7剂后,吴女士诉目前稍有胸闷,已无胸痛发作;舌象基本正常,以上方为基础方,稍调整用药,嘱继续服7剂巩固。
在这一案例中,针对吴女士的病情,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则,全方中以丹参为君药,取其活血化瘀,祛瘀不伤正之效。三七善活血止血、化瘀定痛,红花能破瘀行血、通利经脉,二者有助丹参化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有行气活血止痛之效;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有除血痹、散恶血之效。当归养血和血、活血而不伤血;延胡索、郁金、姜黄行气活血止痛。因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故又佐以枳壳、木香以行气活血,其中枳壳理气宽胸,能行胸中郁气,以上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益气和中、同护正气,使活血行气而不伤正,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止痛之效,后期根据病情辨证调整用药,疼痛、心悸等症也悉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2022-07-1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17: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体内有“瘀”导致的疼痛 多见于长期疼痛的患者 ,临床上多表现为 每次疼痛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比如头痛,每次都是太阳穴附近痛,胸痛,都是心口疼,而且 痛如锥刺,或青筋暴露,疼痛的程度白天轻,晚上加重,并多伴有舌质紫黯或舌下脉络青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种现象以及导致疼痛的病因病...

  • 浑身疼痛,可能是由于运动过量导致的,尤其是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短时间之内,大量的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短时间内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造成乳酸堆积,会出现全身肌肉的酸痛。也有可能是由于感冒或者风湿的疾病导致的,感冒大多数是由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的感冒的特点就是出现全身肌肉的酸痛,...

  • 瘀血体质在人群中并不少见,体内有瘀血的人可能会出现瘀斑、疼痛等症状。瘀血若停滞在不同的器官,会导致相应的病状,如胸闷心痛、胸痛咳血、呕血便血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血瘀体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面色灰暗、眼眶发暗、易长斑;口唇暗紫色、容易咽喉干;易牙龈出血、头发干枯或脱落;皮肤偶见青紫...

  • 瘀血体质,可能大家会觉得这种体质比较少,其实体内有郁滞或有瘀血的人还是很多的,不信你继续看。瘀血已经失去生理功能,停在体内就会产生瘀斑、疼痛等,比如停滞在心则胸闷心痛,停滞在肺则胸痛咳血,停滞在肠胃则呕血便血等。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血瘀体质呢?参考以下症状表现:面色灰暗,眼眶发暗,易长...

  • 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出现了血瘀的状况,那么我们在饮食方面就可以进行一个调整,比如说我们可以吃一些能够活血化瘀的东西,像山楂或者白萝卜一些都可以。同时我们也可以及时的锻炼我们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自己身体里面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展,如果我们自己的血瘀非常严重的话,也需要进行服药来治疗,如果特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