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中医病证名。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滴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2018-12-01
最明显是下阴和排便上不上常。2018-12-01
肝经湿热下注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尿频尿急、尿色黄赤、小便有灼热感、尿道口红肿等症状。中医认为,肝经湿热下注多因肝气郁结,湿热内生所致。治疗上,可以考虑使用中成药茵陈五苓散,该药由茵陈、茯苓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肝经湿热下注引起的症状。
男性患者如果出现湿热下注的症状,可能会感觉尿道有灼热感,尿液颜色偏黄或呈现红色,尿流不畅,甚至伴有尿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此外,还可能出现腰膝酸软、小腹胀满、尿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体内湿热过重,导致泌尿系统功能失调所致。在治疗湿热下注时,除了中药治疗外,还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如...
1.肾虚的表现:肾虚湿热下注证中的“肾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是因为肾精不足,无法滋养身体各部位所致。2.湿热下注的表现:而“湿热下注”则表现为小便黄赤、大便黏腻、下肢沉重等症状。这是因为湿热之邪侵袭下焦,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3.病因分...
湿热下注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包括大肠经、膀胱经、胞宫等出现湿热的表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肚子疼、排大便出现脓血、肛门灼热、泻后不爽、大便不成形等等。另外,也见于急性的尿道炎所表现出来的排尿疼痛、尿黄、尿频、尿急。另外,也可以出现女性带下色黄,臭味比较大,还会出现小腹部坠胀、疼痛等等。这些...
使用龙胆泻肝汤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调整剂量。此外,还可以结合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改善湿热下注的症状。除了药物和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避免久坐不动,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