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厥阴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厥阴俞 1 拼音 jué yīn shù
2 英文参考 Juéyīnshū BL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juéyī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厥阴俞 汉语拼音 Jueyinshu 罗马拼音 Chuehyinshu 美国英译名 Yin in Equilibrium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14 富耶氏 V14 德国 B14 英国 B14 美国 BI14
厥阴俞为经穴名[1](Juéyīnshù[2]BL1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3]。属足太阳膀胱经[1]。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1][2]。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4 厥阴俞的别名 阙俞(《备急千金要方》),阴俞(《神灸经纶》)、心包俞[4]。
5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6 穴名解 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1]。
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厥,尽也。”阴,《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盖“厥阴”为经脉名,在此意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释名·释疾病》:“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腹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类经·经络类》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俞,指腧穴。此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足、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4]
7 特异性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
8 所属部位 背部[5]
9 厥阴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3]。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厥阴俞“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厥阴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厥阴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伏坐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4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厥阴俞[7]。
11 厥阴俞穴穴位解剖 厥阴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3]。
12 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1]。
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应用,为治疗心脏病和神志病的重要腧穴[9]。
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4]。
13 厥阴俞穴主治病证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8]。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咳嗽,吐血,盗汗;呕吐[6]。
厥阴俞穴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3]。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呕吐、肩胛酸痛等[1]。
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1]。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斜刺0.3~0.5寸[3]。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麻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引起气胸[6]。
14.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厥阴俞穴的配伍 厥阴俞穴配膻中,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胃俞,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神门,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厥阴俞配太冲、曲池,治高血压[6]。
厥阴俞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心绞痛[6]。
厥阴俞配心俞、耳门、听宫,治失眠、健忘、耳聋、耳鸣[6]。
16 特效 *** 常用 *** 轻轻拍打厥阴俞30~60下,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等症[7]。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证》:热病气穴……四椎下间主膈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呕吐心痛。
《针灸大成》: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即心包络俞也。
《针灸资生经》:厥阴俞、神门、临泣,治心痛。
《太平圣惠方》: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闷。
《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医学入门》:主呕逆,牙疼,胸闷。
18 厥阴俞穴研究进展 2022-10-14
mcxzy 阅读 54 次 更新于 2024-11-15 06:16: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A

  • 太阴 厥阴 少阴。少阴的阴气最重、然后厥阴、太阴。看看其阴经在身体的分布就知道了,很明显的分清。

  • 该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旁开1.5寸处,也就是脊椎左右二指宽位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