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不交怎么调理?

中医里面讲,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般我们在养生的时候都会比较注意肾的养生,因为肾亏或者肾虚都是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的,特别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精气神,而精气神是支撑一个人活动的关键。那么,一般心肾不交怎么用中医方法调理呢?1、何谓心肾相交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是一种什么感觉?有达到这种状态的请联系我。。偶还木有达到,虽然修炼了数年.....意念在心肾间转来转去,慢慢地,思想里变得恍恍惚惚的了,分不清哪是心哪是肾,有时心在下,有时肾在上,慢慢觉得心肾距离变短,最后合在一起了,这时全身会涌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说痒不痒,说麻不麻,说酥不酥,似醉非醉,很难用语言表达。2、心肾不交会怎样你想吧,火下不去,水上不来,无法相互依存,无法彼此交通,身体系统就失去平衡了。心中之火正常是往下半身去的,肾之水是往上走的,二者才能交融。大家最常见的上火,比如嘴上起泡,神经衰弱(有点动静就无法入睡),有的感觉整天像火烤的一样,心烦气躁,翻来覆去睡不着,有可能心肾不交了。如肾阴不足,肾阳相对偏亢,比如纵欲过度,过度损害肾精,结果反而导致亢奋,即虚则亢,这种亢奋并不是精力充沛,相反是已经虚到极点了,就像那个油尽的灯芯,快灭时也是很亮的,这种莫名亢奋的情况要多加注意了。且肾气不足,则会出现精力下降、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发稀疏、健忘耳鸣、意志消沉、阳痿早泄等诸多表现。一般常见的各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遗精、腰腿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五脏六腑各类疾病的产生都与心肾不交有关,心肾不交则和气不生,和气不生则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就容易得病。心肾不交多由肾阴亏损, 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通俗的说法是肾虚。1.房事不节,纵欲过度2.思虑太过,情致郁而化火3、如何让心肾相交两个小前提:(一)禁止纵欲过度,无论是意念还是行动上。(二)乐观的心态,请从今天开始培养。过于悲观,抑郁多会导致心肾补交且无法治愈1、提肛术(要每天都做)处于安静状态下,全身放松,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并在呼气时稍用力收缩前阴和肛门,吸气时放松,重复10次。2、叩齿(每天醒来未起床做)3、手心搓脚心(每晚睡前做)4、补肾的中药1、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2、冬虫夏草既能养肺阴,又能补肾阳,为平补阴阳之品,用于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虫草有平喘作用,对心脏、肠管和子宫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5克--10克。3、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4、鹿茸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妇女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疼痛,筋骨无力等症。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促进溃疡和创口的再生,加速愈合,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0.6克--3克。5、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30克。6、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7、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8、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2023-06-12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1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心肾不交的症状,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解决。在药物方面,可以选择黄莲阿胶汤、养血清脑颗粒、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这些中成药能够调节身体机能,缓解心肾不交带来的不适症状。中医方面,可以尝试熟地、山茱萸、肉桂、黄连、莲子心等中草药进行调养治疗。这些中草药具有滋补肝肾、养心安神的功效,...

  • 1、情志调理:开阔心胸,避免过度思虑、过度操劳;2、规律生活:节制房事、规律作息、调整饮食;3、中医调理:口服中成药如交泰丸、乌灵胶囊,艾灸、针灸等。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那么,一般心肾不交怎么用中医方法调理呢?1、何谓心肾相交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 治疗方法:泄心火: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降低心火的亢盛状态。补肾水:增加肾中的阴液,以滋润心火。中药选择:可以使用交泰丸或黄连阿胶汤等方药进行调理,临床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心肾不交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概念,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心火与肾水的平衡,以达到调和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 心肾不交主要是因为患者平素心火偏亢,心火过旺,肾阴亏损而导致心和肾的功能失调,出现失眠、烦躁、眩晕、健忘等症状。治疗可以选用中药进行调理,比如选择中成药,可用交泰丸口服,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组成,功效为清火安神、交通心肾。另外患者平素也应该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压力过大;清淡饮食,禁食易...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