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有哪些?

中医内科
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中医妇科
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中医骨伤科
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外科
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中医儿科
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中医针灸
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中医肛肠科
以中医中药整体观为指导,采用药物注射、手术结扎、挂线等微创治疗手段,同时运用中药口服、熏洗、坐浴及中药药膏外用等综合方法,以“微创伤、微疼痛”为特色,以“短病程、高疗效”为理念,为广大肛肠疾病患者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2021-08-10
中医对疾病的分类还是很多的,而且对看病的方法也多让我们明确,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2021-08-1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49: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八纲辨证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它通过对四诊资料的综合分析,依据人体正气盛衰、病邪性质及疾病位置等因素,将病症归纳为这八类证候。《内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对此有所阐述和应用,《景岳全书》进一步深化了八纲的内容。疾病的表现形式多...

  • 二、中医内科的主要疾病分类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2.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泄泻、黄疸等。3. 循环系统疾病:如心悸、胸痹(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高血压等。4.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等。5. 泌尿系统疾病:如水肿、淋证等。6.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消渴(糖尿病...

  • 中医类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中医学科分类 1. 中医内科:涵盖各种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2. 中医外科:涉及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3. 中医妇科:专门针对女性疾病的中医治疗。4. 中医儿科:针对儿童的常见疾病进行中医治疗。5. 中医眼科、耳鼻喉科:针对眼...

  • 1.外感疾病:伤寒六经病证,瘟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2.内伤杂病: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此外还有病机分类、脏腑分类。本书是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力足脏腑分类,把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分为七大类: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

  • 在中国,中医专长的类别多种多样,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和不同病症的治疗。中医全科是综合性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够处理多种常见病症。中医内科主要针对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中医外科则专注于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方法。中医妇科专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与...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