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中阻的穴道疗法有哪些?

(1)按摩疗法
[取穴]下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等。
[操作]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脐下阴交穴处,其余四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石门、关元、中极至曲骨穴止,反复操作。
(2)针灸疗法
[处方]风池、内关、合谷、丰隆。
[治法]风池针法同前,与内关用平补平泻法;合谷、丰隆施泻法。
(3)针灸疗法
[取穴]丰隆、太阳、上星遥百会、阴陵泉、中脘、头维。
[操作]上星平刺2.5~3寸透向百会,捻转泻法,头维透向率谷,捻转泻法,中脘呼吸泻法,余穴捻转提插泻法。
2019-12-27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0:04: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痰浊淤阻治疗的基本方为:制首乌15克,黄芪12克,橘皮、苍术各6克,丹参、山楂各15克,赤芍药10克,地龙12克。诸药水煎,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剂,水煎,3个月为一疗程。(1)痰浊阻窍型 假如出现了善忘神呆、腰酸流涎的症状,此病人最好在药物中选加温胆汤及菖蒲、郁金、熟地等。(2)痰淤阻...

  •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痰浊中阻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治疗痰浊中阻一般采用中药调理和穴位推拿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大椎、涌泉等穴位来促进体内的气血循环。此外,中医还提倡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等良好习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痰浊中阻的出现。

  • [常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处方]半夏9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天麻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方义]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去湿,天麻养肝熄风;茯苓、甘草、健脾和胃;陈皮理气化痰。代赭石、竹茹、生姜降逆止呕;砂仁、蔻仁芳香和胃;葱白、郁金、石菖蒲通阳开窍;黄连、黄芩泄热化痰。[用法]...

  •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痹,应用广泛。其辨证要点在于胸中痞满,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变化。寒重者,可适当添加干姜、附子,以增强通阳散寒的效果;气滞明显时,可适当增加厚朴、枳实的用量,以...

  • 痰浊淤阻治疗基本方法 痰浊淤阻治疗的基本方为:制首乌15克,黄芪12克,橘皮、苍术各6克,丹参、山楂各15克,赤芍药10克,地龙12克。诸药水煎,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剂,水煎,3个月为一疗程。(1)痰浊阻窍型 假如出现了善忘神呆、腰酸流涎的症状,此病人最好在药物中选加温胆汤及菖蒲、郁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