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己做穴位按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比如顺序手法时间?谢谢

按摩的时候最好根据各个经络的值班时间来按摩。

子时(午夜11点~1点)

子时是气血进入胆经最旺的时刻,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 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临场的应变,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胆经出问题,就容易出现 头晕目眩、耳鸣不聪、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忧愁易思、神智痴呆等的症状或黄疸 性造成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丑时(凌晨1点~3点)

丑时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 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 ,另外和眼睛也有关系。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两胁肋胀痛、胸闷不舒、胃口不佳、口苦想吐、腹胀腹痛 、黑斑、眼袋、黑眼圈、头晕目眩等症状甚至因肝气郁结导致的精神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等。

寅时(凌晨3点~5点)

寅时气血是肺经的时辰,是气血由阴转而阳的关键时辰,应注意肺经的保养及身体及空气温度的调节。如 果有问题就会出现发热怕寒、鼻塞流涕、头痛、气喘胸闷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卯时(早晨5点~7点)

卯时是大肠经气血流注于此的时刻,如果能于此时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帮助的。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 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它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如果大肠经有问题就易出现口干舌燥、 腹胀腹痛、便便稀烂、肛门灼热、便浓血等症状,或肠胃炎、盲肠炎、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肠肿瘤 等。

辰时(上午7点到9点)

当辰时是气血流注胃经,此时吃进的食物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 。胃是消 化食物转化全身营养的枢纽,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是病毒入侵,都会伤害到肠胃而出现胀满疼痛、呕 吐反胃、口臭等症状,导至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

巳时(上午9点~11点)

巳时是气血流注于脾经时候,也是气血最旺的时期。不论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都要顾及脾胃,避免伤胃 败脾,此时不宜食用过于燥热的食物。如果脾脏虚若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皮 下出血、腹胀易打嗝的症状。导至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午时(中午11点到1点)

午时是心经气血充盈的时辰,应该调养休息。心主血脉和神志,如果血脉运行有障碍,会引起急躁失眠、 口舌糜烂、贫血心律不整、心力衰竭、神志错乱,等心脏疾病。

未时(午后1点到3点)

未时是气血流至小肠经的时辰。小肠俱有分别清、浊及吸收的功能。如果饮食习惯不好,损伤脾胃时也会 引起小肠疾病。小肠虚弱时容易出现心烦口渴、腹部胀痛、拉肚子、营养紊乱、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肠 炎等的症状。

申时(下午3点~5点)

申时是气血流注膀胱的时辰。膀胱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胱虚弱时容易出现小便 不畅或次数多、混浊不清、或有脓血、遗尿、尿痛、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崩症等 症状。

酉时(傍晚5点到7点)

当酉时是气血流注肾脏的时辰。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 密切。如果肾弱则会出现四肢冰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或导至慢性肾炎、 性神经衰弱、尿崩症、妇女更年期症状等。

戌时(晚上7点到9点)

戌时是心包经气血充沛的时刻。心包经是指心脏外围组织,可以保护心脏不受外物入侵,但如果有病毒侵 犯就会发生病变而出现掌心发热、腋窝或胸胁肿胀、心悸不安、面目发黄等的症状。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

亥时是气血流注于三焦经最旺盛的时辰。三焦经主要在于掌管诸气,人体诸气皆通过三焦而输布到各脏腑 。如果出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听觉模糊、咽喉肿胀、喉部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臂、手肘、前臂的背侧部 疼痛等的症状。

手法上不需要很注意,但最注意的是准确度,就是按到穴位上。一般穴位按对的感觉是酸,麻,涨。2014-02-2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3:42: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首先,学习基础知识。除了学习推拿学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对人体解剖学、中医理论和生理学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针灸学当中的经络学说和穴位要详细了解。可以不记那么多,记常用的就行了。2、熟悉掌握经络穴位,经络和穴位是中医认识人体的特定系统,它们是点、线、面的结合,推拿很据经络和穴位寻找刺激...

  •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按摩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脏腑学说,同时又集合了西医的解剖学说。要想找准穴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要熟读背诵中医穴位图,并且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穴位对应的症状。要学习中医经络学说,弄明白十二经络的运行原理。人体的穴位多达三百余个,虽无需全部熟记,但也需...

  • 3.双手插腰定位,寻找腰部脊椎两旁丰厚肌肉的部位,将掌心事先搓热,由上往下按摩至肌肉微微发热为止,如此可舒缓一天下来腰背的僵硬不适。4.位于膝关节下方、小腿胫骨外侧的足三里穴,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的要穴,能增强体力、预防衰老。由於属於胃经的穴位,故举凡胃肠功能低下疾患经常使用,另外对於腿骨...

  • 三焦经主要在于掌管诸气,人体诸气皆通过三焦而输布到各脏腑 。如果出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听觉模糊、咽喉肿胀、喉部或眼睛疼痛、耳鸣、肩臂、手肘、前臂的背侧部 疼痛等的症状。手法上不需要很注意,但最注意的是准确度,就是按到穴位上。一般穴位按对的感觉是酸,麻,涨。

  • 如左脚掌心穴位病理反射有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脏、心脏、脾脏、胃、十二指肠等。右脚掌心穴位病理反射有腹腔神经丛、胆囊、肾上腺、肾脏、肝脏、胃等。每天坚持搓脚心1至2次,每次左右脚心各搓100次,持之以恒,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的疗效。长寿穴之一的涌泉穴也位于脚心部位,属足少阴肾经,具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