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项背部

项背部22个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0、天柱穴:

位置: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病,肩背病,热病。

11、大杼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项强,肩背痛,发热。

12、风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项强,胸背痛,发热头痛。

13、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14、厥阴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15、心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心痛,惊悸,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16、督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17、膈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呕吐,呃逆,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18、肝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19、胆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20、脾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背痛。

21、胃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胸胁痛,胃脘痛,腹胀,呕吐,肠呜。

22、附分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23、魄户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24、膏肓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25、神堂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病。

26、譩譆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27、膈关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28、魂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

29、阳纲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30、意舍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呕吐。31、胃仓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背脊痛。2022-07-18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0:15: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综上所述,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行部位广泛,涉及头面部、项背部、腰骶部和下肢等多个部位,与人体多个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

  • 足太阳膀胱经是一条从目内眦(睛明穴)起始,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穴)的经络,其路径覆盖人体后背,直到小趾外侧端(至阴穴),并联系脏腑,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众多,包括但不限于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等,...

  • 经络循环:足太阳膀胱径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

  •   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分,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膀胱经一侧有67个穴位,其中有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22个穴位分布在项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

  • 膀胱经共六十九穴,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原穴为京骨穴,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大钟穴。足太阳膀胱经首穴从内眼角睛明穴,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百会),分支至耳上角,在枕部分出两支向下,分别循...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