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的临床意义?

在中医理论中,具体到人体,阴指人的形体,器官,四肢百骸,以及血津液等物质存在;阳指各器官,各部位的功能,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气(气的运动)
五行是与五脏相合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合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依次相生,隔位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克土,金克木。生我者威吾之母,我生者为吾之子。
中医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当然是来指导临床的,阴阳是一切病变的根本,或是形体,或是精神,或是阴虚阴盛,或是阳虚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五行阐发人体五脏的关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治疗大法,如培土生金,就是通过补土来补肺,治疗中必须照顾五脏的五行生克关系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2013-11-10
五输穴相生相克、刚柔相济。
相生:各经五输穴依次相生
相克:阳经五输与阴经五输是相克关系阴、阳之间刚柔相济
补母泻子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1)本经子母补泻本经子母补泻:依据本经穴子母关系补泻
①确定本穴;②再定出母穴(生我)、子穴(我生)
如肺五行属金,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所以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泄尺泽。
(2)异经子母补泻异经子母补泻:根据脏腑间子母关系补泻(十二经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
①确定本经;②再定出母经(生我)、子经(我生)
如例如肺的虚证宜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2013-11-10
指导临床实践2013-11-10

2021-03-1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7: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当然是来指导临床的,阴阳是一切病变的根本,或是形体,或是精神,或是阴虚阴盛,或是阳虚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五行阐发人体五脏的关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由此产生一...

  • 形精之动,是人体内在阴阳气的直接体现,与生命的生机勃发紧密相关。人体的五脏通过移精变气,体现着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也是人类生病、治病、养生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与天地相合,遵循着自然法则的规律,人体的五行旺相随天地五运六气的更替而变化。在脉象研究中,中医通过观察脉象,判断...

  • 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三大基本元素,它们不仅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也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例如,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五行学说则通过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是中医学理论中的生理病理基础,它们...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用来解释和代表各种事物,以达到理论上的便利。中医运用这一学说来阐释人体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药物性能和归经等。脏腑学说则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

  • 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 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位于人体中焦,上为心肺,下为肝肾。所以,人体水火、气血、阴阳的升降出入运动,都以脾作为中间枢纽。考试大网站收集如《血证论》即说:“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所以,人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