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治疗类风湿
《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
类风湿的患者不应该偏食,要做到食药相成。
中文名
中医治疗类风湿
风湿病的类型
行痹、痛痹、着痹等
治疗建议
患者不应偏食,要做到食药相成。
治疗法则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等
中医治疗法则
1.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2.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治法:经散寒,祛风除湿。
3.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4.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治法:通络,祛风除湿。
中医治疗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2019-03-18
医生开讲:类风湿,中医辨证巧治疗

2021-02-02
这个需要全身性的调理治疗2019-03-1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4:40: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可郁而化热,或风寒湿邪阻经络日久化热,或为感受风湿热邪所致。热为阳邪,阳盛则热,故可见发热。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而见恶风。湿为阴邪,重着粘滞,可见发热有汗不解。热扰心神,而见心烦,热邪伤阴,可见口渴,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

  • (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6g,姜黄9g,...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强调辨证论治。风、寒、湿痹阻型表现为关节冷痛沉重、痛处游走不定、局部肿账、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畸形。治疗应祛风散寒,逐湿,温经通络,辅以益气养血,方用八宝舒筋散配合二乌汤。热毒痹阻型的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皮下结节红紫,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首先中医辨证治疗我们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痹阻、肝肾亏虚、气血两虚等证型来进行治疗。我们医院也有一些特色院内制剂,比如说顽痹清、顽痹通、顽痹乐、顽痹康,针对不同类型的类风湿病人可以选用。对于胃肠道不好的病人,我们可以应用中药汤剂来帮助病人调整胃肠道;...

  •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常分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浊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来用药,如果关节红肿热痛,痛得十分厉害,并且遇到热的东西后肿痛加剧,冰敷后肿痛缓解,关节活动不方便这就是热痹,如果关节酸痛,不红肿,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