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提出了什么理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A.2019-11-30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22: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其中,“辨证论治”是张仲景最为人称道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强调医生在诊治疾病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治疗方案。这种个性化、系统化的诊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至今仍被中医界广泛采用。“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辨证,即通过详细的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等手段,全面...

  •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东汉末年张仲景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

  • 《伤寒杂病论》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为中医健康管理指明方向:(1)未病先防,未病状态及欲病状态人群应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主,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积极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改变,将疾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2)既病防变,处于已病状态的人群应以防止疾病发展、变...

  • 《伤寒杂病论》是由张仲景所著,该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16卷。这部著作全面阐述了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中药方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誉为“医门之圣经”。书中收录了360多个方剂,许多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张仲景的方剂被称为“经方”,这些方剂...

  •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的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和生命力源自于精血之源,即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所产生的精气和血液。只有通过调养五脏六腑,调节精气和血液,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力。张仲景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作者之一,此书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