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肺炎喘嗽变证的辨证论治

1.心阳虚衰证

  主症: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

  辨证:本证常出现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而患肺炎喘嗽者,即邪盛正虚患儿,来势急,病情重。由于邪毒炽盛,损伤原本不足之心阳,肺闭气郁导致血滞而络脉瘀阻。临床以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紫绀,四肢不温或厥冷,右胁下痞块增大,脉细弱疾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代表方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白芍、甘草等。

  2.邪陷厥阴证

  主症: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双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辨证:本证由于邪热炽盛,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而致。临证以病情突然加重,见壮热、烦躁、神昏、四肢抽搐、口噤项强等心肝二经诸症为要点,病情危重。

  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常用药物:羚羊角粉、钩藤、茯神、白芍、生地黄、甘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等。2023-03-0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2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心阳虚衰证 主症: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辨证:本证常出现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而患肺炎喘嗽者,即邪盛正虚患儿,来势急,病情重。由于邪毒炽盛...

  • 本证为肺炎喘嗽的危急变证,治疗的当务之急是挽救垂危的心阳,气阳虚衰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少量频服以救急,还可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若气阴两竭,可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以益气养阴救逆。若出现面色青灰,肝脏增大等血瘀征象,可加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或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 【答案】:B 考点: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加减。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热甚者加栀子、虎杖清泄肺热;热盛便秘,痰壅...

  • 【答案】:D 百日咳指小儿时期感受时行戾气疫邪引起的肺系时行疾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最后咳出痰涎而暂停为特征。肺炎喘嗽以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 【答案】:B 考点:由外感风寒、风热从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经;亦有继发于麻疹、顿咳、丹痧等急性热病之后,热邪猖獗,灼烁肺金;有脾肺不足,生湿酿痰,壅滞肺络,遇外邪而触发;亦有邪热方衰,正气来复,余邪留滞不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