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的证候分类有哪些?

心与小肠
病症有心悸、惊惕、神昏谵语、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红碎痛等。
心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心阴虚(心血虚):症见面色苍白无华、健忘少寐、多梦易醒、心悸、舌质淡红少苔、脉细弱。若阴虚兼内热时,则表现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光红、脉细数等。
②心阳虚(心气虚):症见心悸气短、虚弱乏力、畏寒、自汗、嗜睡但睡而易醒、舌淡白、脉虚细而弱。
③心火亢盛(心热):症见心悸不寐、烦热、口干、舌尖糜烂疼痛、小便黄赤、舌红、脉数。
④痰迷心窍:症见晕扑、昏迷不省人事、喉中有痰声或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舌苔黄腻、脉滑数。
小肠病病理证候:
①小肠有病则清浊不分,出现腹泻、腹痛。
②小肠热见尿血,或尿赤涩,茎中痛。
肝与胆
肝病所出现病证有易怒、胁痛、目赤肿痛、手足拘挛强直、角弓反张、指甲枯青、乳房疾患、阴痛、疝气等。
肝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肝气:常由七情不舒而肝气郁结,两胁窜痛、胸脘闷胀或牵引少腹,脉弦。
②肝阳:肝阳上亢症见头眩、目花、耳鸣、口苦。
③肝火:症见头痛剧烈,或目赤肿痛、眼屎甚多,或面红善怒、便秘溺赤、苔黄、脉弦数有力。
④肝风:症见头目昏弦、眼睑跳动、筋肉牵制,或麻木不仁、四肢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甚而可见中风之症,脉多弦数。
胆病病理证候:
①胆气不足则优柔寡断百胆怯。
②火与肝炎常相互影响,出现头痛、目眩、口苦、胁痛等。
脾与胃
脾胃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浮肿、痰饮、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嗳气、四肢瘦弱无力等。
脾胃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脾胃阳虚:症见食后即欲泻、纳食亦少。
②脾胃阴虚:症见舌质红、大便干燥、口淡无味,不饥不食。
③胃强脾弱:即脾阳不足而胃阳显得有余。胃阳有余症见容易饥饿,脾阳不足症见大便溏薄。
④脾为湿困:症见脘腹胀满、四肢及身重,舌苔厚腻。
⑤脾虚生痰: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化为痰,症见咳痰甚多、久久不愈,脉滑苔腻。
肺与大肠
肺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喷嚏、鼻塞、流涕、声嘶失声、小便不利等。
肺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肺阴不足:症见咽干声哑、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②肺气不足:症见面色苍白、语音微弱、呼吸浅短、自汗畏寒、易于感冒咳喘、舌淡、脉软。
③风寒束肺:症见恶寒畏风、鼻流清涕、咳痰稀白、脉浮、苔薄白。
④肺热:症见面红阵咳、鼻旁有热疮、痰黄调如脓、苔黄,脉数。
肾大肠病理证候:大肠病时表现大便干结,或滑泄。与膀胱总结肾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腰脊痛、耳鸣耳聋、头发枯槁脱落、牙齿稀疏易摇、腿软阳痿、遗精、五更泄泻、怕冷、健忘等。
肾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命门火衰:肾中之阳为生命之根本,故称“命门之火”,如命门火衰,症见四肢冷、畏寒、倦怠嗜眠、腰酸腿软、浮肿、阳痿、滑精、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②相火偏亢:一般认为相火属于肾,寄于肝胆等脏腑,能温养全身。如肝肾阴亏可致相火妄动偏亢,即症见多梦少眠、阳易举、多梦遗。
③肾阴虚:症见手足心热,下午面颧升火、咽干痛、音哑、盗汗、梦遗、舌剥或裂、脉细数。
膀胱病理证候:
膀胱病则小便不通利,或见淋浊。
2020-01-04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21: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证候学的证候分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主要包含了虚证、实证,阴证、阳证,以及标证、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毒证等多类证候。在这些分类中,虚证和实证是基本的分类,分别代表人体内部的虚损或瘀阻。而阴证和阳证则是根据人体阴阳失衡的性质进行区分。标证则...

  • 肝疾证候的分类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疳症和积滞。1. 疳症 疳气: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消瘦,面色略显萎黄,食欲不振,有时食量大但排便不正常,如多食易腹泻或便秘,精神状态不佳,容易烦躁。舌苔厚腻,脉细滑,常见于早期阶段。疳积: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形体显著消瘦,腹部胀大,甚至可见青筋暴露,...

  • 分类主要有:虚证、实证,阴证、阳证,标证、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毒证,脓证、痰证、饮证、水停证、食积证、虫积证、石阻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血虚证、血脱证、阴虚证、亡阴证、阳虚证...

  • 气血类:气血郁滞、气血虚郁,反映了气血循环的障碍和营养供应不足。阴液类:阴血、阴液的状况,如阴血蕴炽、阴液枯涸,涉及阴液的生成、分布和消耗。脏腑特定病候:如肺气失宣、肝气郁结、肾气失宣等,针对各脏腑的独特病候。这些病候反映了中医对身体内部平衡失调的细致分类,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针对...

  • 二、分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中医药五大特色包括:1、个性化的辨证论治:中医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基于整体观的辩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取病人“证候”的“天人信息”,以辩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