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气血虚具体指的是什么?

虚,就是空虚的意思:形体的瘦弱,叫虚;血和津液的不足,叫虚;气的不够用,叫虚;精的亏少,叫虚等等。说的更简单点,凡是人体正常需要的东西出现不足,都叫虚。因为这些不足而出现的病症,中医就叫虚证。人体有虚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今天先讲血虚和气虚。
什么是血虚?
血虚,就是因正常的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血的不足而出现的病症,也叫血虚证。其出现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血的生成补充出现了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没有吃饭、造血的骨髓发生了异常等等;二是血的消耗太过,比如经常熬夜、大出血等;三是中间的道路不通,血流受阻,比如血瘀、栓块等堵塞之后,血液不能达到该去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出现血虚之证。
如何判断血虚?
由于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而血虚之后,人体就会出现营养物质的不足。临床上,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血虚的。大致来说,就这么几点:
1、脸、面、唇的营养物质不足,可以出现颜色淡白。通常我们把下眼睑稍外翻,看看其颜色,淡白不红者,就是“贫血”。
2、血藏神,血虚之后,神不能正常的闭藏,这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
3、筋脉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
4、指甲缺少营养物质,就会出现颜色淡白的情况。
5、营养物质缺乏之后,表现在舌上,就会舌质淡白。
6、动脉的血不足,血管不能充盈,这时我们再摸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脉细或者重按无力。
如何治疗血虚?
一旦出现血虚,就要尽快的治疗。因消耗所致,一定要避免继续消耗。
病情较轻的,我们可以食疗的办法,多吃清淡的时令菜,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菠菜根,多喝水。
病情较重的,就要用中药汤剂来治疗,药物可以选当归、地黄、何首乌、枸杞、紫河车、白芍、桑葚子等。由于用药更多时候讲究的是配伍,气血结合很重要,故而,补血的同时可以再用点补气药,如有一个有名的方剂“当归补血汤”,就是用当归和黄芪同时应用来补血的。
病情不轻也不重的,就可以适当的用些中成药,比如当归丸、当归养血丸、养血当归糖浆、八珍益母丸(胶囊)等。
什么是气虚?
中医上谈“气虚”中的气,指的是清气。包括人在胎儿时期从母体中摄入的清气和出生后通过呼吸及饮食进入体内的清气。
气虚,就是清气的不足。因清气不足而导致的病症,我们就叫“气虚证”。
由于气具有推动的作用,所以,气虚之后,推动作用下降:推血无力,不但可以出现血瘀,而且还会出现“脉虚弱”;不能正常布散津液,津液多的地方会出现“痰湿水饮”,津液少的地方会出现“津亏”现象。
气具有温煦作用,气虚之后,温煦作用下降,故而人体可出现怕冷、冰凉的感觉。
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气虚之后,脏腑功能下降,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之后,对津液的固摄作用下降,这时就会出现“自汗”。
如何治疗气虚?
病情较轻者,要增强清气的摄入,一般情况下,需要到树木多的地方多活动,当然,活动以自己不感到累为度。尽量中午太阳好的时候活动,阴天或者下雨天,尽量不要外出。多吃山药、大枣等。
病情较重者,就需要用中药调治,药物可选补气之品,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等。
病情不轻不重者,可以选用适当的中成药来治疗,如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香砂六君丸等等。2019-09-18
身体气就是气,血就是营养2019-09-18
养生,取血关键时刻,身体健康。2019-09-1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24: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虚和血虚是两种常见的体质状态,它们分别指的是气的功能不足和血的生成或循环不足。长期的气血不足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感冒等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的不适。《素问·调经论》中提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和血是人体器官功能和健康状态的...

  • 气血虚和气血不足在中医理论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有一定的关联。气血虚主要指的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情况。这通常表现为乏力、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气虚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出现精神不振等症状。血虚则会导致面色无华、失眠、多梦等现象。当气虚和血虚同时出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

  • 气血虚是指气血亏虚。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虚、血虚的表现可以简单理解为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长期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常见的感冒、气管炎、咽炎、鼻炎、支气管肺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不良、胃炎、肠炎、胃肠炎、便稀等消化系统疾...

  • 气血虚是指中医理论中的气和血不足的状态。气血虚是一种中医术语,描述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处于不足的状态。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而血则是滋养身体的重要物质,为脏腑器官提供营养和水分。当气和血出现不足时,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虚弱的...

  • 气血虚中医挂中医内科。气血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气和血不足的状态。在中医看来,气是推动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作的动力,而血则是滋养全身的营养物质。气血虚可能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当您出现这些症状并想寻求中医治疗时,应挂中医内科的号。中医内科是中医体系中涵盖面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