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中医怎样辨证治疗?

临床上根据病理演变,可按以下四型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型。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渴不多饮,食欲不振,形体渐瘦,腰膝酸软,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涩。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化瘀。
益气消渴饮(经验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5g,山药15g,山萸肉10g,生地12g,枸杞子15g,鸡血藤30g,炒麦芽15g,炒白术12g,黄精15g,何首乌15g。肢体麻木疼痛,瘀血甚者加丹参、地龙;视物不清者加石斛;口渴喜饮者加葛根、麦冬。
(2)肝肾不足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涩视昏,小便混浊,舌质暗红,脉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佐以益气养阴。
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15g,菊花15g,生地12g,山药15g,山萸肉10g, 茯苓15g, 泽泻10g, 丹皮10g, 太子参15g, 黄精15g。头胀头痛,血压高者加天麻、钩藤;浮肿者加车前子、益母草。
(3)脾肾两虚型。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腰膝酸软或腰痛,小便频数混浊加膏脂,甚至饮一溲一,面浮肢肿,阳痿不举,舌黯淡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济生肾气丸合实脾饮化裁。附子1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干姜6g,白术12g,木香9g,木瓜12g,大腹皮15g,黄芪30g,甘草6g。尿蛋白定量> 2g/24h 者加金樱子、芡实;浮肿明显者加猪苓、益母草。
(4)肾虚血瘀型。面色黧黑,耳轮焦干,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腰酸腿软,小便量少但混浊如膏脂,肢体麻木、疼痛,或肌肤甲错,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无力。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行水。
参芪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人参10g,黄芪30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0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益母草15g,熟附子10g,陈葫芦12g,车前子15g。
2019-07-0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42: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案例三为消渴(糖尿病)的治疗。刘某,52岁,主要症状包括口渴引饮、全身倦怠、短气、心悸等。辨证为气阴两亏,以气虚为主。治疗方案为益气养阴,如加味清心莲子饮,包含人参、黄芪、地骨皮、石莲子、麦冬、天花粉、玉竹、柴胡、茯苓等药物。案例四涉及消渴(2型糖尿病)的治疗。常某,男性,54岁,主...

  •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关格病以及虚劳病的范围,主要涉及的脏器有肺,胃,肾三脏。临床上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运用清热润燥,养阴生津,补肾固本等方法来辨证治疗,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肺热津伤,常用消渴方,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治疗。第二、胃热炽盛,常用玉女煎,清胃...

  •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多为气阴耗损、脾肾亏虚所致,同时合并痰、淤、堵等证型。口服汤药以养阴补气、健脾补肾、化痰祛瘀、降浊排毒为原则,配合补益、补肾类药物。如人参、黄芪、党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配合肉桂、苁蓉、补骨脂类药物,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应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关木通...

  • 临床上根据病理演变,可按以下四型辨证论治。(1)气阴两虚型。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渴不多饮,食欲不振,形体渐瘦,腰膝酸软,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涩。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活血化瘀。益气消渴饮(经验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5g,山药15g,山萸肉10g,生地12g,...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内服法和外治法。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分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阳气虚血瘀型、阴阳两虚血瘀型,需专科医生调剂内服药。外治法有药浴、足浴,足浴对水肿及下肢麻木疼痛等有效果。此外还有离子导入法。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