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总由心、肝、脾、肾四脏虚损所致,其中尤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故以脏腑辨证为主,兼用气血阴阳辨证。按“形之不足,温之以气;精之不足,补之以味:的原则,运用调理脾胃,阴阳双补,脾胃并调之法,使阳生阴长,精血互生。

  1.脾胃虚弱

  证候 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 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异功散加味。

  2.心脾两虚

  证候 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发黄稀疏,心悸怔仲,夜寐不安,气短懒言,语声不振甚至低微,头晕目眩,神疲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法 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方药 归脾汤加减。

  3.肝肾阴虚

  证候 面色苍白,颧红盗汗,毛发干枯,甲白易脆,耳鸣目涩,腰膝酸软,发育迟缓,口舌干燥,肌肤不泽,甚四肢震颤抽动,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方药 左归丸加减。

  4.脾肾阳虚

  证候 面白虚浮,口唇苍白,发黄稀少,精神萎靡,畏寒肢冷,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消瘦或浮肿,少气懒言,发育迟缓,舌淡胖嫩,苔白,脉沉细无力,指纹淡。

  治法 温补脾肾,益精养血。

  方药 右归丸加减。2023-02-1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3:00: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ABCE[答案分析] 本病属中医“血虚”、“萎黄”、“黄肿病”、“疳证”和“虚劳”等范畴。

  • 中医根据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分成脾气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虫积四型,进行辨证施治。(1)脾虚型 症状:面色萎黄或白光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治法:治宜益气健脾。方药: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半夏、当归、炙鸡内金、六曲、木香...

  • 【答案】:中医病因病机血液的化生与心、肝、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而小儿营养性贫血尤与脾胃的功能最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输布功能薄弱,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较为迫切,如喂养不当,偏食少食,或乳汁清稀、数量不足,或未及时添加辅食,影响...

  •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若饮食不当,会导致气血津液无 常生成,从而引发贫血。此外,即使摄入充足的食物,若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佳,也会导致贫血。因此,中医主张使用健脾益气养血的方法来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小儿健脾丸、启脾九、健脾消食丸等。汤药方面,可选用经验方:党参10g...

  • 缺铁性贫血有3个证候特点,1、气虚证;2、血虚证;3、脾虚证【气虚】气是元阴、元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物质活动,它主要有3个作用: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气的过度耗损引起的虚证称为气虚。气虚的症状主要有三方面特征:1、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使脏腑机能衰退以及物质运输、排泄发生障碍。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