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内热该怎样办,有什么穴位能够降内热,请教高手

按摩以下几个穴位,有助于“消热”,且操作简便。
肝热
肝热可按摩太冲穴
肝脏的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的人常表现为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肺热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 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脾热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脾有热时,水液的输布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
按摩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按摩此穴可以很好地消“脾热”,该穴位还是上火的“克星”,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可以祛火润燥。
心热
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常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一系列心火炽盛的表现。
心包经刮痧
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 。在心包经走罐或刮痧(以皮肤潮红或出现痧点为度),可以达到泻心火的目的。2012-04-20
穴位将内热,免了吧。同一个穴位针灸或按摩可补可泻。内热是中医十分常见的情况,避免吃辣椒、牛羊鸡肉、多吃青菜,别穿的太厚,一般不几日就可缓解至正常,必要时可吃些绿豆、滋阴降火的药(知柏地黄丸)等,但最好有医生的指导。2012-04-1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39: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推拿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的正中间,正好是一条线,即手腕的横纹到手肘的横纹,在心包经上,推拿天河水300次,可以达到泻心火的作用,因此可以除去内热。二、推拿小肠经 小肠经位于小拇指外侧,从指尖到指根的位置,推拿的时候从指根推到指尖,就能起到清小肠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看,心与...

  • 3、阴虚内热按足三里穴 4、一般你确定是体恤内热而造成的精神不佳,在家里面自己用按摩的方式来梳理也是可行的,可以按摩如足三里、三阴交、阴棱泉、关元穴等,这些穴位一般也容易找得到,可以参照人体骨骼图进行按摩。5、如果自己掌握不住这个方案的话,可以到专业的按摩店进行按摩,跟她讲明病情,那里的推拿...

  • 通过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脾虚症状。如揉三阴交穴,可帮助调理脾胃。具体方法为: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揉天枢穴,双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按揉30次。其他穴位按摩方法还包括:揉隐白穴、揉明陵泉穴、揉足三里穴和揉公孙穴。这些穴位按摩方法有助于缓解...

  • 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 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脾热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脾有...

  • 1、太冲穴中医认为,肝脏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