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里的卫气,自汗-卫阳不固?

卫气是肺脏调节之气,运行於肌肉皮肤之间,有抵御外邪入侵功能。它运行于人体经脉之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卫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慓疾滑利的部分所化生。卫气出于中焦,在肺的宣化作用下,附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全身,外而肌腠皮毛,内而胸腹脏腑。主要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保持体温;调节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等作用。因此,当卫气不足时,人体防御功能低下,出现汗出、怕风,易患外感等症状。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还有一种可能是缺盖,和维生素.2020-04-16
一、卫气是由脾胃运化谷水所生,经肺宣发散布于腠里,用于调节腠里开阖,抵御外邪.二、自汗即不由自主地大量出汗,稍一运动则大汗不止。三、中医称气属阳血属阴,所以在气血营卫说中称营血为营阴,卫气为卫阳。卫阳不固,则腠理开阖无度造成自汗,并且抵抗力低下,时间一长还会损耗阴津.2020-04-17
卫气者,水谷精微中彪急滑利的成分,卫气行于体表,有抵御外邪,调节毛孔,司眼睑开合的作用。自汗者,卫气虚弱,毛孔失于开合,汗液外泄!2020-04-23
卫气是肺脏调节之气,有抵御外邪入侵功能。自汗就说明卫气不足以固涩体表的津液,卫阳不足。2020-04-24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1:57: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卫气是肺脏调节之气,运行於肌肉皮肤之间,有抵御外邪入侵功能。它运行于人体经脉之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卫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慓疾滑利的部分所化生。卫气出于中焦,在肺的宣化作用下,附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全身,外而肌腠皮毛,内而...

  • 卫气在中医中指的是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相对,又称为“卫阳”。卫气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中活泼滑利的部分化生为卫气。它在外达皮肤肌腠,内至胸腹脏腑,布散全身,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功能。卫气不足时,人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等症状,这是因为卫气受损,无法...

  • 卫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体通过饮食水谷转化而来的精气,它具有保卫肌表、抵抗外邪的功能。中医理论中,卫气与营气相对,属于阳气的一部分,称为“卫阳”。卫气源于脾胃的运化,其中快速滑利的部分转化为卫气。卫气在体内外广泛分布,运行于脉外,外达皮肤肌腠,内至胸腹脏腑,分布于全身。

  • 在中医理论中,卫气是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悍气,行于脉外,具有温煦皮肤、腠理、肌肉,司汗孔开阖与护卫肌表、抗御外邪的功能。这一概念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具体而言,卫气是指机体抵御外界有害因素及清除体内异物的功能,涵盖了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机制。虽然卫气行...

  • 中医理论中,“阴阳”主要指的是营卫二气,卫气属于阳,能够温养肌肉,充实腠理,调控开合,而营气则属于阴,能够滋养身体。中医认为,人体依靠卫气来保护体表,使之不被外界病邪侵袭。如果腠理不固,意味着体表得不到卫阳的充分保护,汗孔的开合功能失常,津液容易从体表渗出,引发自汗等症状。营卫失...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