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卫气虚的方剂 2 治疗卫气虚的穴位 3 治疗卫气虚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卫气虚 1 拼音 wèi qì xū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defensive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卫气虚为病机[1] 。指太阳病初起,卫气不足,营卫失和,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2] 。卫外机能不足,肌表失于固护,从而易于感受外邪[1]。可导致表虚证[1]。患者多表现为寒温不适,对气候变化适应力下降,易患感冒,平素有自汗、多汗、不耐劳、不耐寒暑等倾向,外感时则常见表虚证[1]。
参见表虚证:表虚证为证候名。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亦指慢性疾患的汗多证。常见汗出不止,怕风畏寒,精神倦怠,脉濡软无力。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牡蛎散之属。历代医家亦称自汗为表虚(见《医述·表里虚实》)。[3]

42022-11-1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20: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卫气虚为病机[1] 。指太阳病初起,卫气不足,营卫失和,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2] 。卫外机能不足,肌表失于固护,从而易于感受外邪[1]。可导致表虚证[1]。患者多表现为寒温不适,对气候变化适应力下降,易患感冒,平素有自汗、多汗、不耐劳、不耐寒暑等倾向,外感时则常见...

  • 表虚为证候名[1] 。属表证类型之一[1]。是指卫气虚而感受外邪的病理变化(卫外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出现的症候)。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为特征[1][2] 。虚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

  • 1、特禀质简介。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

  • 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 *** 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并皆疗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指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有上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