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卫气虚的方剂 2 治疗卫气虚的穴位 3 治疗卫气虚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卫气虚 1 拼音 wèi qì xū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defensive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卫气虚为病机[1] 。指太阳病初起,卫气不足,营卫失和,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2] 。卫外机能不足,肌表失于固护,从而易于感受外邪[1]。可导致表虚证[1]。患者多表现为寒温不适,对气候变化适应力下降,易患感冒,平素有自汗、多汗、不耐劳、不耐寒暑等倾向,外感时则常见表虚证[1]。
参见表虚证:表虚证为证候名。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亦指慢性疾患的汗多证。常见汗出不止,怕风畏寒,精神倦怠,脉濡软无力。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牡蛎散之属。历代医家亦称自汗为表虚(见《医述·表里虚实》)。[3]
42022-11-19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defensive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卫气虚为病机[1] 。指太阳病初起,卫气不足,营卫失和,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2] 。卫外机能不足,肌表失于固护,从而易于感受外邪[1]。可导致表虚证[1]。患者多表现为寒温不适,对气候变化适应力下降,易患感冒,平素有自汗、多汗、不耐劳、不耐寒暑等倾向,外感时则常见表虚证[1]。
参见表虚证:表虚证为证候名。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亦指慢性疾患的汗多证。常见汗出不止,怕风畏寒,精神倦怠,脉濡软无力。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牡蛎散之属。历代医家亦称自汗为表虚(见《医述·表里虚实》)。[3]
4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