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阴不足的中医方剂

  你好!这位朋友。你的问题我来简单作答。本证多由胃痛迁延不愈,或饮食起居不规律,或热病后期伤津,或素嗜辛辣,或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胃失濡养,虚热内生所致。 胃脘隐隐作痛,且有灼热感,饥不欲食,或脘腹痞闷不舒,或干呕呃逆,或时有呕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在此提供几种方剂,仅供参考。   治疗法则: 养阴益胃。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2.基本方药:益胃汤加味: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玉竹10克、   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石斛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次   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大便干结难下者加火麻仁10克、生首乌15克、瓜蒌仁10克。若   干呕,呃逆,或时有呕恶,或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者加枇杷叶10克、柿蒂10克、竹茹10克。   (二)饮食疗法   (1)冰糖玉竹粥:冰糖100克、玉竹50克、精米250克、水2000毫升。先用砂锅将玉竹煮半小时捞出,再加糯米煮至汤稠,放入冰糖搅匀即成。每日2~3次,每次适量。   (2)山药枸杞苡米粥:鲜山药100克、枸杞50克;苡仁100克。将三物捣碎加水1000毫升,文火煮至汤稠即可。随意服之。   (3)黄连食醋山楂饮:黄连500克、食醋500毫升、白糖500克、山楂片1000克,   加开水4000毫升,混合浸泡7日即可服用(忌用塑料制品浸泡)。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饭后服用。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胃脘痛中的常见证候,其疼痛的产生主要是由胃阴不足,胃络失于濡   养,脉络拘急所致,属虚损之证。因此在治疗上一方面要滋养育阴,另一方面又要理气止痛。临近时,应选用理气而不伤阴,质地柔润的香椽、佛手、厚朴花、绿萼梅之属,疏理中焦气滞,配合滋阴养胃之品,共奏和络止痛之功。   (二)脘腹胀痞满闷,乃胃阴虚所引起,是“不荣则痛”的机理,因此不可采用破气   攻伐之品,只宜养阴益胃生津,补而能通。再者胃津亏损,不能降润肠道,出现大便秘结,当用“增水行舟”之法治之,可选用玄参、生地、麦冬等增液,郁李仁、瓜蒌仁、火麻仁、生首乌等通便,亦忌用攻下之法,以免重伤津液。   (三)本证在病理转化的过程中,常因胃阴不足,胃热偏盛而灼伤肺肾之阴,尤其是肺阴,故在临证之时,往往不是单纯的滋养胃阴,而要配合滋补肺阴,如选用玉竹、沙参、天冬等药物。另外,“酸甘化阴”法,以酸性的药物配合甘味药而使用,更能促进阴津的早日恢复,所以常选用乌梅、五味子、白芍、木瓜等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早日康复!2011-05-16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05中医内科学04脾胃病症10总结04胃阴不足呕吐的代表方剂,痢疾疫毒痢的表现及方剂

2021-04-16
最好你还是找中医把把脉,对症下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只靠方子不靠医生,药物剂量难以把握,比较容易出问题。2011-05-24
一贯煎合芍药甘麦汤
可用银耳汤或甘麦大枣汤调料! 药可用麦冬、沙参、生地
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2011-05-20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4:40: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养阴清胃汤是一种具有疏肝和胃、养阴清热功效的中药方剂。该汤由多种药材精心配制而成,包括15至20克的沙参、10至15克的玉竹、10克的牡丹皮、5克的黄连、10克的青皮以及15至20克的白芍。这些药材在汤中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共同协同,形成了这一方剂独特的疗效。在养阴清胃汤中,青皮和白芍能够敛肝止...

  • 1、麦门冬汤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滋养肺胃,降逆和中的作用,一般可用于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的治疗的。2、意见建议:麦门冬汤使用时可以加水煎服即可。3、麦门冬汤,中医方剂名。为治燥剂,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

  • 麦门冬汤,中医方剂名,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和大枣等药物组成。此方剂具有滋养肺胃、降逆下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患者常表现为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状。服用麦门冬汤时,可简单加水煎服。该方剂在临床中,被广泛用...

  • 益胃汤,作为中医方剂名,是一种专为治疗燥症而设计的药方。其功效主要体现在养阴益胃,能够滋润和调养胃部的阴液。该方剂主治阳明温病,特别是针对胃阴损伤的情况。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头上布满红色且苔藓较少,脉象细而数。这些症状往往反映了胃部的阴液不足,导致体内津液匮乏。益胃汤...

  • 胃脘隐隐作痛,且有灼热感,饥不欲食,或脘腹痞闷不舒,或干呕呃逆,或时有呕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在此提供几种方剂,仅供参考。 治疗法则: 养阴益胃。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2.基本方药:益胃汤加味: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玉竹10克、 白...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