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经清热类中药材——自渡子

《 小肠经 》清热类中药材

(5 类 /11 味 )

《 清热解毒 》类清热中药材(3味)——连翘,蛇舌草,半边莲。

《 清热泻火 》类清热中药材(1味)——淡竹叶。

《 清热燥湿 》类清热中药材(1味)——黄芩。

《 利水消肿 》类清热中药材(3味)——冬瓜皮,苘麻子,冬葵果。

《 利尿通淋 》类清热中药材(3味)——车前子,车前草,川木通。

《 连翘 》—— 药类 (清热解毒), 药性 (微寒), 药味 (苦), 入经 (心,肺,小肠),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蛇舌草 》—— 药类 (清热解毒), 药性 (凉), 药味 (微苦,微甘), 入经 (小肠,胃,大肠),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抗癌)。

《 半边莲 》—— 药类 (清热解毒), 药性 (平), 药味 (辛), 入经 (心,肺,小肠),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 淡竹叶 》—— 药类 (清热泻火), 药性 (寒), 药味 (甘,淡), 入经 (心,胃,小肠), 功效 (清热,利尿,除烦)。

《 黄芩 》—— 药类 (清热燥湿), 药性 (寒), 药味 (苦), 入经 (脾,肺,胆,小肠,大肠),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冬瓜皮 》—— 药类 (利水消肿), 药性 (凉), 药味 (甘), 入经 (小肠,胃), 功效 (利尿,消肿,清热)。

《 苘麻子 》—— 药类 (利水消肿), 药性 (凉), 药味 (苦), 入经 (小肠,大肠), 功效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乳,退翳)。

《 冬葵果 》—— 药类 (利水消肿), 药性 (凉), 药味 (甘,涩), 入经 (小肠,大肠,膀胱), 功效 (利尿,消肿,清热)。

《 车前子 》—— 药类 (利尿通淋), 药性 (微寒), 药味 (甘), 入经 (肝,肺,肾,小肠), 功效 (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 车前草 》—— 药类 (利尿通淋), 药性 (寒), 药味 (甘), 入经 (肝,肺,肾,小肠), 功效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 川木通 》—— 药类 (利尿通淋), 药性 (寒), 药味 (苦), 入经 (心,小肠,膀胱), 功效 (清热,利尿,通经,下乳)。2022-06-17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5: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利尿通淋 》类祛湿中药材(1味)——车前子。《 黄芩 》—— 药类 (清热燥湿), 药性 (寒), 药味 (苦), 入经 (脾,肺,胆,小肠,大肠),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垂盆草 》—— 药类 (利湿退黄), 药性 (凉), 药味 (甘,淡), 入经...

  • 别 名 ——丹皮、丹根、牡丹根皮、木 芍药 、洛阳花、粉丹皮、条丹皮。药 科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产 地 ——全国各地栽培。主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甘肃等地。药 类 ——清热凉血。药 性 ——微寒。药 味 ——苦、辛。入 经 ——肝...

  • 《 莱菔子 》—— 药类 (消食) , 药性 (平) , 药味 (甘、辛) , 入经 (脾、胃、肺) , 功效 (消食、化积、下气、祛痰) 。《 鸡内金 》—— 药类 (消食) , 药性 (平) , 药味 (甘) , 入经 (脾、胃、小肠、膀胱) , 功效 (健胃、消食、...

  • 《 祛风湿强筋骨 》类止痛中药材(1味)——地枫皮。《 利尿通淋 》类止痛中药材(1味)——海金沙。《 蓍草 》—— 药类 (活血止痛), 药性 (平), 药味 (酸,苦), 入经 (脾,肺,膀胱), 功效 (活血,通经,清热,解毒)。《 预知子 》—— 药类 (活血止痛), 药性 (...

  • 《 清热燥湿 》类止痛中药材(1味)——地耳草。《 祛风湿清热 》类止痛中药材(1味)——秦艽。《 利湿退黄 》类止痛中药材(1味)——虎杖。《 川穹 》—— 药类 (活血止痛), 药性 (温), 药味 (辛), 入经 (肝,心包,胆),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祛风)。《 预知子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