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知识普及:子午流注——小肠经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当令,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心于小肠相表里,心不受邪,小肠代君受过。

未时分浊清: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于大肠,精华上输于脾胃。

未时喝茶水有利于小肠排毒和降火。

未时有胸闷心慌、脸红发热现象,要注意养护好心脏。

蝴蝶斑:小肠经走颧骨,小肠经不通垃圾无法代谢,堆积形成斑。这种的手指一般都有缝隙,吸收都不好。

小肠病症:少腹部作痛,腰脊牵引睾丸发生疼痛,大小便不利,耳前发热或发冷,或肩部、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或络脉虚陷不起。治疗穴位: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

小肠经外邪所致疾病:咽喉疼痛、颔部发肿、颈项难以转动而不能回头、肩部疼痛像在被人拉扯、上臂部就像已被折断一样剧痛难忍。所主治之病: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胀,以及颈部、颔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侧后缘处发痛。

顺应身体的时辰养生,身体在每个脏腑当令的时辰工作才是健康的运转。我们要健康也是一样需要顺应自然规律。

中医养生讲究常小劳出微汗。经常大汗淋漓也是容易伤身体的津液的。懂一些健康知识真的很重要!

疾病的正治:热证以清法寒之;寒证以温法热之;虚证以补法补之;实证以泻法泻之 。简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

疾病的反治:热证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实际上是因寒盛而生的,所以应该用热性药物去除内热;寒证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实际上是因热盛而生的,所以应该用寒性药物去除内热;虚证用通利的药物治疗,下泄若为实热停滞所致,应用下泄法去实热;实证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之证,若为脾虚所致,应用补虚法补足脾气,消除胀满。2022-07-2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5: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当令,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心于小肠相表里,心不受邪,小肠代君受过。未时分浊清: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于大肠,精华上输于脾胃。未时喝茶水有利于小肠排毒和降火。未时有胸闷心慌、脸红发热现象,要注意养护好心脏。蝴蝶斑:小肠经走颧骨,小肠经不通垃圾无法代谢,堆积形成...

  • 寅时(3点---5点)肺经当令: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是皇帝,相傅是皇帝的老师。在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肺主收敛,肺主魄力。肺为华盖,其位最高。肺为娇脏,清净之腑,喜润恶燥,秋季当令。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主治节,主皮毛,在五行中属金,五色为白,五液...

  • 午:午时(11:00---13:00)流:流住也 注:注停也(知止而后能定)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胆为决策之官(又名中正之官)。胆主生发,抻懒腰可以迅速打通胆经,提升阳气人精神。胆主决断,多一半的大事儿都是在晚上定的。所有胆不好,得胆毛病的人都是压力太大,经常碰到难以决断的问题。养生...

  • 酉时(17点---19点)肾经当令,作强之官,肾为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腰为肾之腑。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生髓入通于脑,主藏精,主生殖,主纳气,司二便,主水司开合,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神为志,五行中属水,五液为唾,五色为黑,五味为咸,五志为恐,五音为羽,冬季...

  • 我们的身体在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活动模式,这是由我们的脏腑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这一规律,并将其命名为“子午流注”。这一理论指出,一天的12个时辰分别对应人体的12条经脉的运行,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在了解每条经脉的运行时间后,我们就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养生。在一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