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穴位按摩正确方法

脚底反射区的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 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 5 寸(约合受检测者 5 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 4 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 5 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 7 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2013-08-05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21:38: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涌泉穴 涌泉穴是脚底按摩的首要保健穴位。用手指点按或揉按均可。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促使气机的生成,取得养肾益气的功效。对头晕、头痛、便秘、失眠和小便不利等病症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2、然谷 然谷位于足内侧,属于肾经上的荥穴。经常按揉然谷穴,可以取得升清降浊的作用。...

  • 9. 轻轻挤压脚侧,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10. 交错按压脚背和脚心,以放松神经。11. 轻捏脚背穴位,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12. 使用足底按摩产品时,将其平铺于地面,使用前后应多喝温开水。适应按摩后,可适当增加时间。13. 刚开始使用按摩垫时,如有疼痛感属正常现象。可缩短行走时间,逐渐适应;或...

  • 01 按摩脚心 将双脚心相对置于床上,交替用左右手按摩另一只脚心。也可以从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每次100-200次,直至按摩部位发热。02 浴足 通过足浴可以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消除体内疲劳。使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可增加血液流量,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健康。03 摩脚 洗脚后,双手搓...

  •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二、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

  •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