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重点:补阳气驱寒?

三伏天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中暑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三伏天尽量不要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长时间劳作。我国很多地方有在三伏天清补的习俗,而三伏天清补最重要的就是驱寒邪补充阳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天养生的三个小妙招,让你轻松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养生之伏天进补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
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火上浇油。如有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贪吃生冷食品,虚寒体质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饮等。
三伏天养生之夏练三伏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2023-02-0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1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伏天祛湿寒有以下好处:补充体内阳气:三伏天祛湿寒可以通过以热驱寒的方式,将体内的湿寒之气逼出体外,从而有效补充体内的阳气。这对于冬天落下的病根,如老寒腿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缓解腰酸背痛等症状:体内寒气较重的人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痛,肩膀受凉时也会感到酸痛。在三伏天通过晒背等方式祛湿寒...

  • 2. 三伏天晒背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人体后背有督脉和膀胱经两大经络,容易受到湿邪之气的入侵而淤堵。晒背可以补充阳气,疏通经络,有助于扶阳驱寒、补中益气。3. 艾灸是三伏天调理身体的另一种方法。艾绒是艾叶打碎后的主要成分,具有辛、苦、温的特性。艾灸通过燃烧的火力刺激穴位,具有散寒止痛...

  • 三伏天虽炎热,但贪凉饮冷易伤阳气。建议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生姜、羊肉、韭菜等,这些食物能温中散寒,促进阳气生发。同时,适量饮用温性茶饮,如红茶、姜茶,既能解暑又能暖胃。艾灸养生 艾灸是三伏天补阳的经典方法。通过艾草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 2. 艾灸:利用艾草的渗透力和火的温热效应,对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进行温补,以增强体内阳气,从而驱除寒湿之邪。督灸,即火龙灸,是在后背督脉和膀胱经区域进行温热治疗,有助于提升机体阳气。3. 拔罐:通过拔火罐产生的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有助于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需要按...

  •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人体补充阳气,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按摩穴位。因为穴位按摩可以排除人体内的瘀气,具有较好的补阳去湿作用。但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穴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5. 晒后背 中医认为前为阴后为阳,经常晒后背,三伏天的时候适当的晒后背,可以使寒气蒸发,并补充阳气,是最天然的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