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与中医脏腑的关系

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五脏即肾、心、肝、脾、肺;六腑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六腑与之配合,并通过经络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肌肉血脉、五官九窍等,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机体。耳为五官之一,耳壳露于头侧,耳窍内通于脑,它的生理功能的发挥,以及病理病症的产生,与脏腑均有关系,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肾:耳为肾所主。肾气通于耳。只有肾气充盈,精气调和,耳才能行使其正常生理功能。反之,肾精亏损,髓海不足,耳窍失于荣养,则有平衡感觉障碍,如自觉天旋地转,自身动荡不安,以及耳鸣、耳聋、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肾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多产生耳鸣、耳聋、眩晕、耳内胀塞、脓耳日久等虚性证候。
心:耳为肾之窍,又为心之寄窍,比较恰当地说明了耳与肾和耳与心的主次关系。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与肾水相互制约,共同维护耳的功能。若心肾失调,肾水亏虚,心火亢盛;或心血不足,不荣于耳,均可导致耳病。古人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

肝:中医有“肝肾同流”之说,两者在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极为密切。肝需要肾阴的滋养,赖以保持阴阳平衡;反之,水谷精微需要通过肝的疏泄作用,才能不断地产生肾阳。由于肝肾关系密切,构成耳与肝之间的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只有肝气条达,阴阳平衡,才能保持听户清静,耳聪脑宁。反之,若肝气上逆,阴虚肝旺等,则会引起听户失聪、耳鸣、眩转等症。2018-11-25
肾主骨,主耳等。耳聋与中医脏腑的关系是与肾虚的关系。2018-11-2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28: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其次,耳朵与心脏也有紧密联系。心脏负责推动血液循环,心脏功能减弱,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耳聋或耳鸣。《证治准绳·杂病》中指出:“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因此,心脏虚弱可能影响耳朵的健康。再者,耳朵与肝脏也有一定关联。中医认为“肝开窍于...

  • 耳鸣的原因复杂多样,中医理论认为耳鸣与肺、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风热侵袭型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治疗时需疏风宣肺,可用银翘散等方剂。肝火上扰型患者则需清肝泻热,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浊上壅型患者耳内胀闷,治疗时应化痰降浊,可用二陈汤加减。肝肾不足型患者多表现...

  • 心:耳为肾之窍,又为心之寄窍,比较恰当地说明了耳与肾和耳与心的主次关系。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与肾水相互制约,共同维护耳的功能。若心肾失调,肾水亏虚,心火亢盛;或心血不足,不荣于耳,均可导致耳病。古人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肝:中医有“肝肾同流”之说...

  • 耳鸣耳聋在中医理论中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种类型。虚证耳鸣耳聋通常是由于身体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例如,肾精亏损导致的耳鸣耳聋,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等症状。脾胃虚弱也可能是虚证的原因,表现为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等。实证耳鸣耳聋则与体内邪气的干扰有关,如肝胆火旺、痰火...

  • 听力下降。在门诊经常能够看见年轻的,一般24-25岁,经常的熬夜,工作压力比较大的这类人群会出现类似症状。通过疏肝健脾、疏肝行气之类的方法,能够改善耳鸣、耳聋。对于耳鸣、耳聋,噪音损伤、先天耳源性异常,也会引起耳部的疾病。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到底是中医的脏腑问题,还是器质性的问题。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