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刚开播就背汤头歌,让我尴尬到不行,全是中医药方

中医类电视剧《老中医》火爆荧屏,在第一集晓嵘、晓杰在黄包车上背诵《汤头歌诀》,开口就是"四君子汤中和义……"那么,这个四君子汤究竟有何渊源,又有何妙用呢?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方子一首歌的汤头歌。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参草术归陈,耆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补血重黄耆,甘温除热法颇奇;耆取十份归二份,阳生阴长理奥妙。

归脾汤用参术耆,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药丹泽萸苓掺。再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地黄丸中加麦味,咳喘盗汗皆能挽。六味再加杞与菊,目视昏花治可痊。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七宝美髯归杞乌,苓膝故纸芝麻菟;筋痿骨软齿动摇,重在滋水与涵木。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通调水道肿胀祛。 肾气丸中加茸味,填精补阳总能扶。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2022-06-2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9: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类电视剧《老中医》火爆荧屏,在第一集晓嵘、晓杰在黄包车上背诵《汤头歌诀》,开口就是"四君子汤中和义……"那么,这个四君子汤究竟有何渊源,又有何妙用呢?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方子一首歌的汤头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

  • 以下是汤头歌诀中医必背60方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八珍丸、八珍益母丸、三黄丸、二陈汤、平胃散、五苓散、五味消毒饮、四磨汤、六神丸、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小青龙汤、血府逐瘀汤、止嗽散、七厘散、八珍鹿胎丸、八宝坤顺丸、十全大补丸、七味白术散等。除以上方剂外,还有三拗...

  •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

  • 清代医学界有个共识,学好中医的关键在于熟背《汤头歌诀》,这是无捷径可走的硬道理。该书的作者汪昂,这位80岁的清朝老中医,凭借其卓越贡献,让此书在医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汪昂,字仞庵,1615年至1695年活跃于安徽休宁,出身书香门第,曾试图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但屡次落榜。明朝灭亡后,他因民族情感...

  •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汤头歌诀》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