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将至,四个日常中医妙招赶走寒湿型腰痛


秋意渐深,冷空气一波又一波席卷而来,寒湿型腰痛也悄无声息地跟来了。除了添衣加被这些基本保暖措施,我们还可以试试简单的日常中医妙招,四两拨千斤,赶走寒湿型腰痛。
寒湿型腰痛,中医这么说
腰痛从中医角度可分为寒湿型腰痛、湿热型腰痛、肾虚亏损型腰痛、气滞血淤型腰痛等。人体容易招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秋冬季节大幅降温,雨雪频繁,空气湿冷,如果外出穿衣不注意保暖,居住或工作环境阴冷潮湿,就很容易感受寒湿之邪,导致腰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发生寒湿型腰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这样描述寒湿型腰痛:“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病也。”如果你腰部酸痛沉重,发冷发麻,俯仰都吃力,连带着臀部、大腿都痛,每逢降温阴雨天或腰部受凉时腰痛加剧,腰骶温热后疼痛减轻,那么,你很可能是中了寒湿型腰痛的招。
已经对号入座的你,该怎么对付难缠的寒湿型腰痛呢?下面分享四个便于操作的中医日常 养生 小妙招,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帮你摆脱寒湿型腰痛的纠缠。
第一招:按摩腰眼穴+涌泉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双手叉腰,用拇指指腹或拳尖按揉穴位,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反复按揉3分钟。一天2次,或在腰痛时按压,可以疏通带脉,畅达气血,强壮腰脊,减轻腰部酸痛。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的最凹陷处就是涌泉穴。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从穴位处推向脚后跟,双 替按摩,按到局部温热,每天1-2次,能帮助祛除体内寒湿,缓解腰痛。

第二招:腰背刮痧
按摩自己就能搞定,刮痧就需要家人帮忙了。在腰背部涂上少量刮痧油或红花油,用刮痧板从上到下刮,先刮颈后风府穴,再刮腰部阿是穴、肾俞、腰阳关,最后刮腘窝部的委中穴,反复刮上10-15分钟。
刮痧可以散寒化湿,破解寒湿型腰痛,刮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刮出痧就可以了。
第三招:艾灸腰阳关穴
艾灸能以熏烤温热之法温阳驱寒。腰阳关穴位于后腰正中线第四腰椎(十六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髂嵴相平,是督脉水湿上行的关卡。用艾条温灸5-10分钟腰阳关穴,可使滞重的水湿加速沉降排出,减轻腰腿寒痹。

第四招:陈艾泡脚
谚语说:“夜夜把脚洗,难得寒气从脚起。”热水泡脚可祛寒湿,加点料更是事半功倍。
陈艾叶200克放入锅中熬煮成汁,兑入泡脚的热水桶中,让水浸泡到膝盖,浸泡20分钟,直到全身微微出汗为好。最好选带盖的木桶,这样水温不会迅速降低,能充分发挥艾叶的功效。晚上7-9时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选择这个时间段泡脚,更利于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泡脚时利用胯关节向左右两边做旋转动作,更能活络腰脊,带动气血运行到腰腹部位,加强泡脚的效果。
2022-07-02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34: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招:按摩腰眼穴+涌泉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双手叉腰,用拇指指腹或拳尖按揉穴位,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反复按揉3分钟。一天2次,或在腰痛时按压,可以疏通带脉,畅达气血,强壮腰脊,减轻腰部酸痛。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的最凹陷处就是涌泉穴。按摩时用...

  • 营养学专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康处方,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达到保健目的。比如:多吃一些祛湿食物,在早晨煮稀饭的时候,可多加一些薏仁、赤豆等。同时还要少吃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饮用红豆汤、酸梅汤、绿茶,防止体内积热。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谷雨之后,春季将尽,夏季将至。按照中医“...

  • 1、热毛巾敷 经期前的乳房胀痛,可以用热毛巾敷在胸部,可促进胸部血液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房的胀痛。2、穿大小合适的内衣 经期乳房胀痛,会促使乳房比平时要大半个到一个罩杯,建议平时多买大一个号的罩杯,经期的时候可以穿上。过紧的内衣只会增加疼痛感,而且不适合的内衣会增加患乳腺增生...

  • 第三,按压涌泉穴可以提振肾经阳气,有助于防止白发增多。每天按摩双脚的涌泉穴两次,每次15次,长期坚持可见效果。第四,按摩阳池穴和太溪穴也有保护头发的效果。阳池穴能恢复自主神经作用,太溪穴支配头发营养成分。每天轻按这两个穴位,有助于保持头发的健康。白发的生成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衰老的象征,提...

  • 【1】清凉喷雾 不仅仅是闷热难忍的时候可以用,被蚊子咬了也可以用,而且亲测巨凉解痒,那感觉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爽”。个人感觉用起来比风油精和花露水凉爽,我经常购买的是小瓶装,因为只有 夏天用,用不完会很浪费。不过也不建议使用的过于频繁,主要还是防中暑的。【2】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