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顺序、灸量及注意事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不良反应。但在艾灸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按照调理原则和操作方法进行。

一、施灸讲究先后有序

“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渐下,

次后从头向右渐下,先上后下。”

(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针灸上》)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 → 后下部;先灸背腰部 → 后灸胸腹部;先灸头部 → 后灸四肢;先灸阳经穴位 → 后灸阴经穴位;施灸量先少 → 后逐步增加。如不按顺序施灸,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面烘热,口干咽燥等不适感。在施灸时还需结合病情,因病制宜,不可拘泥。

“先灸上,后灸下,

先灸少,后灸多,灸慎之。”

(《西方子明堂灸经》) 

二、施灸的灸量把握好

艾灸的用量与所用的艾灸方法相关,使用不同的方法艾灸用量也不同。

1. 施灸的时长

艾灸仪保健灸:

头面胸部穴位施灸时间相对短一些;

腰腹部及四肢关节施灸时间相对长一些。

具体施灸时长还须结合自身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调节,不可拘泥。

【备注】儿童灸的时间相对成人可稍短一些,具体还需根据小孩年龄、自身身体状况进行调节。(三岁以下儿童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2. 施灸的距离

应根据被施灸者对热度的传感灵活调节。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1. 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不要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同时要在施灸前喝一杯温开水(水温应高于体温),艾灸时注意保暖,夏季艾灸吹空调、风扇不宜正对风口,温度最好保持在25度以上。

2. 一旦出现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让病人平卧休息,饮些温开水,片刻即可恢复。

3. 施灸过程中应不时地用手置于施灸部位,以感知病人局部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尤其是儿童艾灸时。

4. 艾灸过程中会通过皮肤蒸发一部分水分,灸后适当多饮水(水温烫嘴皮子为宜)或多食稀粥,有助器官排泄体内毒素。

5. 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头昏、烦躁等,让患者适当活动,饮少量温开水。

6. 施灸后可能会出现上火、皮肤瘙痒等,有的会出现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 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的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也可以艾灸足三里穴、涌泉穴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灸,很快上述症状就会消失。

7. 灸后要保持心情平静,努力做到忘掉疾病、忘掉烦恼,这样才有利于使艾灸达到更好的疗效。

8. 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3小时后再洗澡。

9. 灸后忌食生冷、辛辣、肥厚食品,不饮酒、不吸烟,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多食蛋白。不可饮食过饱,但可以少吃多餐。

10. 灸后部分人会出现大便干的情况,可使用蜂蜜、藕、芹菜等进行调理。

11. 生活方面要注意,房事要有节制,睡眠要充足。

12. 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减少每天上网、看电视的时间。

13. 运动是最好的一种调养方式。灸后的运动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为主,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14. 一些慢性病症应在常规用药的前提下结合艾灸疗法,一些急性病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积极就医的同时,结合艾灸做辅疗。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2022-07-07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16: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施灸讲究先后有序:“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渐下,次后从头向右渐下,先上后下。”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 → 后下部;先灸背腰部 → 后灸胸腹部;先灸头部 → 后灸四肢;先灸阳经穴位 → 后灸阴经穴位;施灸量先少 → 后逐步增加。二、施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

  • 在进行艾灸时,应确保两侧的灸量基本一致,避免造成身体的不平衡。例如,如果左侧有较严重的疾病,可以适当增加左侧的灸量,但右侧的灸量也不应忽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另外,艾灸疗法的顺序还应考虑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例如...

  • 艾灸的注意事项包括:施灸的先后顺序:临床上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说要先灸背部后灸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壮数先少后多,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酌情而施;灸后处理: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时会起红疹、疲倦、...

  • 施灸的程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一般先灸背部和胸腹,再按头身四肢的顺序进行。这有助于确保整体治疗效果。为预防感染和晕灸,施灸后需关注局部情况,避免艾灸导致的疮痛。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使用消炎药。对于可能出现的晕灸现象,如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停止施灸,平躺休息,并施灸足三里以缓解症状...

  • 在进行中医艾灸养生时,有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循。首先,温灸时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从左至右进行,确保两侧均衡施灸。在使用灸器时,务必注意安全。点火后,切勿让灸器悬空时间过长,以防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导致烫伤。若感觉温度过高,可用手掌适当搓低温度后再继续使用,同时记得每隔一段时间轻敲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