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1 怎样艾灸正确方法 艾灸是属于一种中医养生疗法,是通过温热刺激将艾叶的药性透达穴位深部,起到温经散寒、固本培元、防病治病的作用,正确的艾灸以艾灸足曲池穴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先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曲池穴进行胸熏烤;距离皮肤约2-3cm,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就固定不移;一般每穴灸20-3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如果患者有烫、痛感应,应将艾条远移;艾灸期间需要随时调整艾灸的距离,以防止烫伤。
2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 生活中艾灸主要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四种。
艾柱灸可以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还可以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就是把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做艾柱灸,一个穴位做15分钟左右。
艾条灸就是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用来帮助人体调理身体。
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
温灸器灸就是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方法简单。
3 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 具体如下:
艾灸是可以去除湿气的,可以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去湿。
通常湿气可以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如果患者是寒湿证,主要表现为四肢肥胖、困乏无力、头晕身重、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艾灸时可以选择背部、腹部、下肢部位。
其中背部可以艾灸肾俞、命门穴;腹部可以选择关元、气海、神阙;下肢可以选择阴陵泉、足三里。
4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不宜进行艾灸。
2、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以及经期女性不宜艾灸艾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艾灸的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每个部位,艾灸20分钟左右即可。
2022-12-30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0:57: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的正确方法如下:1. 盐灸法:- 准备:令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之细白盐适量,炒至温热。- 操作:将炒热的盐纳入脐中,使其与脐平。如患者脐部凹陷不明显,可预先在脐周围放一湿面圈,再填入食盐。- 药物施灸:若需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

  • 1. 环境准备:保证室内温暖,避免风直接吹到身体。2. 点燃艾条:使用打火机或专用点火器点燃艾条,注意火势不宜过旺。3. 放置艾灸盒: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内,并固定在需要艾灸的部位。4. 适度施灸:艾灸时,应适度调整艾条高度,以感到穴位温热但又不灼伤皮肤为度。5. 持续时间:每个穴位艾灸的...

  • - 点燃艾条一端,对准足三里穴进行熏烤,保持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每穴灸20-30分钟,以皮肤红润为度。- 若感觉烫或痛,应调整艾条距离。- 艾灸过程中需随时调整距离,防止烫伤。3.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女性若湿气较重,可能表现为身体沉重、胸闷腹胀等症状。针...

  • 在艾灸的时候通常要使用艾柱或者是艾条,首先要点燃艾条的一端,然后要对着曲池穴部位熏烤,大概要离皮肤二厘米和或者三厘米,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宜。艾灸时如果并没有灼痛的感觉可以固定不移动,避免离皮肤太近,否则会有烫伤皮肤的情况,每次要艾灸20分钟或者30分钟,一般在皮肤比较红润时就可以了,...

  •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 艾灸条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灸条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下面是艾灸条的具体使用方法:一、准备阶段 1. 选择合适的艾灸条,确保其质量良好,无破损、霉变等情况。2. 确定施灸部位,清洁相应穴位处的皮肤,确保皮肤干燥、无伤口。二、施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