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黄帝内经》并不是一个人写的。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
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2023-06-11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13: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的作者一般认为是黄帝和岐伯。黄帝和岐伯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一系列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人的医学论著。这部著作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有81篇,近80万言。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至今尚无定论。然而,根据其内容,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水平,基本定稿时期应在战国时代。

  •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

  •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写《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

  • 《黄帝内经》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组成,它是一部以轩辕黄帝名义编写的医学经典。这部著作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由医家与医学理论家共同创作,普遍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通过黄帝、岐伯、雷公之间的对话与问答,不仅阐述了病机病理,还着重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即“不治已病,而治未...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